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就業質量
郴州技師學院針對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不高等問題,采取扎實舉措——
(資料圖片)
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就業質量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可庭
敲、銼、鋸、焊……一方小小的珠寶加工工作臺上,器械與金屬摩擦碰撞的聲音不斷回響。8月,郴州技師學院組織寶玉石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來到一家珠寶首飾公司頂崗實習。在珠寶加工環節,學生屏氣凝神,專注指間雕琢。
“通過參與到珠寶設計制作的實踐環節,了解對口企業相關崗位的職責、操作規范與管理制度。”2021級學生羅潔說,頂崗實習讓她更加明晰未來的職業規劃。
“技能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適應,是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郴州技師學院黨委書記胡強說,通過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學院針對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不高等問題,采取產教融合、引企入校、與企業聯合開設冠名定向班等措施,取得較好成效。
以寶玉石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郴州技師學院工藝美術系副主任李衛介紹,礦物寶石是郴州的特色和優勢產業,但由于建系時間短、與企業聯系少等原因,學生就業不對口問題一度比較突出。
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對口就業率,同時滿足當地珠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郴州技師學院在實地考察相關企業的基礎上,推行“定制式培養”模式,即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和生產工藝需要,精準調整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實習實訓等。“通過改革,對準珠寶企業需求育人,工藝美術系2019級131名學生全部對口就業。”李衛說。
“精準化培養,學生畢業即可對口就業。”郴州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黎忠說,瞄準新能源汽車、儲能材料制備、數字經濟、礦物寶石等“新賽道”,學院開設了儲能材料制備、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珠寶首飾設計與制作、珠寶首飾鑒定與營銷等專業。并與郴州炬神、長歌智能、津地本、羅森尼娜等企業合作,開辦13個定制式技能人才培養班。學生學習期滿后由企業根據生產技術標準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優先聘用為企業員工。
針對學生實踐技能不強等問題,郴州技師學院“引企入校”,把生產車間辦進校園。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電商直播室,與企業聯手共建既能滿足教學又能開展企業產品生產的“教學生產線”。建立容納70個生產實訓工作崗位、80個工學一體化教學崗位的實訓基地和4個標準電商直播室,以實操實訓提升學生的技能。
針對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郴州技師學院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與東莞旭展精密金屬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產品研發試制型“校中廠”,企業研發團隊與學院教學團隊共同承擔機械新產品零件的試制任務,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形成“教學—科研—試制”三位一體運行機制。讓學生觀摩研發過程,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科研能力全面提升。
胡強介紹,學院正在準備建設一個1.5萬平方米的產教融合大樓,內含26個職業(工種)在內的43個實訓室和創客空間,新增實訓工位1230個,全方面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創新創業能力,以推動學生更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