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要強調社交設計(下)——打造數字孿生是謀劃縣鄉發展的現實契機(一百八十八)
(資料圖)
再比如將社區管理和服務活動與集中托老服務相結合,在鼓勵和支持老人適度參與社區服務的同時,也給與一定的積分或物資刺激,把老年人組成幾個隊伍開展評比或開展其他形式的社交設計,充分調動老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比如給老人提供全月或全周、全天的活動節目菜單,讓老人自主選擇參與。老人參與社交活動和康復訓練的積分,可以兌換為物資獎勵,發獎狀或設立光榮榜。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切入,場景式角色養成類游戲得到迅速廣泛發展,將游戲場景與養老生活充分結合,推動有操作能力的老年人參與,并且與社會慈善活動密切結合,有助于形成老年人自助、社會人共助、企業家善助、政府再兜底的創新助老養老機制,依靠機制形成的助老能力再把無操作能力的老年人和殘疾人納入支助范圍,推動全社會慈善養老事業發展。
總之,要在養老院和城鄉社區托養機構建立老年人關愛機制,研究使用心理學、行為科學的方法滿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使老年人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工作水平。
養老服務離不開社交設計,對于中華民族來講,孝順父母是每一代人身體力行傳下來的美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往,是老人所有社交中的核心部分和重中之重。在研究老人在院心理和托管心理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通訊方式實現老人與子女之間的隨時隨地的信息交換,特別是實現子女對老人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態的監控至關重要。
為此,要盡可能在老人及其子女自愿的前提下,通過團購或政府補貼等方式,建立老人生活綜合服務平臺,為老人提供實時遠程監測設備,通過平臺向子女手機隨時推送老人身體健康的監控數據。建立民聯網數字孿生平臺,推動養老機構不涉及老人隱私的場景向公眾的線上開放,既是實現養老服務水平接受社會監督,持續優化服務水平的需要,也是養老服務機構接受市場選擇,打造養老服務品牌的實力展現,同時也是養老服務面向社會、服務社會、融入社會的有效途徑,通過養老機構的服務公開,接受社會資本監督,接收社會資本進入,打造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化養老助老新體系。
打通養老機構、托養機構(日間照料中心)與醫療服務機構以及老人子女之間的信息交換渠道,讓醫療服務機構和老人子女能夠隨時掌握老人飲食起居及身體健康狀況,與醫療機構的信息共享需要老人本人和子女授權,根據需要提供,可以根據服務性質和內容收取一定標準的服務費用。與醫療機構打通后,可以根據老人身體需要提供查體、治療、康復等服務,還可以將醫療保健服務更好地向養老機構和居家延伸,全面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民聯網數字孿生平臺打造完畢并覆蓋所有家庭后,養老其實只是區域服務場景中的一部分,因為平臺基礎打通了人與政府、人與機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全面鏈接,使得溝通和服務工作必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值得各地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實踐。
更多“王縣長聊振興”之打造數字孿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經驗與觀點,在頂端新聞搜索“浚縣王洪濤副縣長”,共同打造民聯網的城鄉一體化數字平臺。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北京市大興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召開六屆區委第四巡察組巡察區城市管理委(區城鄉環境建設管理辦)情況反饋會
根據區委巡察工作統一部署,7月27日上午,六屆區委第四巡察組巡察區城
柏誠股份獲5家機構調研:公司具備實施ISO Class2.5高等級潔凈室項目的能力和項目經驗(附調研問答)
柏誠股份8月2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7月31日接受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