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約車、自動駕駛免費直達臨港29個熱門點位!賽可智能探索智慧出行新生態
【資料圖】
在臨港新片區打車,“接單”的可能是無駕駛人Robotaxi,可免費直達臨港大道地鐵站、港城新天地、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天文館等29個自動駕駛點位,涵蓋臨港新片區主城區68平方公里。
8月25日,“5i智聯,暢行臨港”賽可智能落地臨港一周年成果發布會舉行。上汽集團旗下賽可智能發布全自主研發無駕駛人技術架構。現場,無駕駛人公測啟動發車,賽可智能與臨港錦江現場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出行、商旅、生活等場景中,探索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自動駕駛商業模式。
上汽集團副總裁祖似杰介紹,賽可智能是上汽布局“新四化”轉型創新的重要支撐,將持續鉆研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并攜手合作伙伴在臨港探索Robotaxi運營的“新城模式”,力爭早日實現Robotaxi產品的商業閉環。
落地臨港一周年以來,賽可智能不斷拓展運營范圍,擴大服務覆蓋面,加速智能出行全域化布局。今年6月,賽可智能獲頒基于立法基礎的全國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與上海市首批智能網聯出租示范運營資質。上半年,賽可智能Robotaxi的運營范圍已實現主城區68平方公里全覆蓋。
賽可智能約車系統“小可來咯”于8月26日上線,通過手機小程序約車,就能召喚自動駕駛Robotaxi免費接駕。在臨港新片區,29個自動駕駛點位包含校區、商業區、居民區、景點、交通樞紐等核心地段。
發布會上,賽可智能Robotaxi技術負責人于乾坤博士介紹了最新一代全自主研發無駕駛人技術架構。
這套架構采用了多重異構冗余的自動駕駛軟硬件架構,以超大算力支持安全自駕。全面采用基于BEV Transformer的融合感知方案,對空間占用、柵格語義、運動狀態進行預測,在BEV視角下統一表達各種不規則障礙物和三維可行駛空間,大幅度降低漏檢率,從容應對多變的行車環境。同時,賽可智能研發了遠程駕控系統,通過遠程下發指令,守護乘客安全。
臨港新片區成立四周年以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交通強國和智能汽車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科技優勢、場景優勢和產業優勢,在政策體系構建、基礎要素建設和應用場景賦能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礎,積極推動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建設,在我國智能出行領域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
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吳曉華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賽可智能與臨港的合作,是筑牢人工智能創新底座的努力成果,是科技賦能開啟新能源汽車賽道的詮釋。
未來,賽可智能將堅持技術創新,深入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助力臨港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共建全域化自動駕駛未來出行生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