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麻黃山鄉:萬畝蕎麥花開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資料圖片)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 文/圖)絢爛繽紛的蕎麥花海、賞心悅目的旗袍走秀、獨樹一幟的窯洞民宿、豐富美味的蕎面美食……8月22日,鹽池·麻黃山首屆蕎麥花節暨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促消費活動成功舉辦。此次蕎麥花節以“相約八方來客 觀賞蕎麥花海品嘗特色美食 體驗山鄉民宿”為主題,涵蓋了“相約盛會 帶動消費”“山鄉美味 大快‘剁’頤”等5項子活動。
“蕎”見好風景,“麥”向新時代。走進麻黃山鄉包塬村主會場,伴著和煦的陽光,一片片盛開的蕎麥花組成花海,用粉白裝點著綠色的山峁,甚是耀眼,獨具生態韻味。在這蕎麥花海上,啟動儀式在氣勢磅礴的《盛世鼓舞》開場舞中拉開序幕,胡旋舞、旗袍秀等多個節目輪番上陣,精彩紛呈。麻黃山鄉還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情”,創作演出了《保平安 促發展 麻黃山鄉展新顏》節目,為黨員干部群眾上演了一堂生動的自治區黨委第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文藝宣講課,在大抓發展的同時,深耕安全生產責任田,打好安全生產主動仗。
活動當天,在包塬村萬畝小雜糧種植基地,游客駐足拍照、打卡留念,盡情享受鄉村美景;在包塬村文化劇場,麻黃山小雜糧、壇子肉、土雞蛋、文創作品紛紛登上展銷臺,參與品鑒、購買的人絡繹不絕;在唐平莊窯洞黨校,馮地坑鎮、姬塬鎮、秦團莊鄉、麻黃山鄉召開三地交流座談會,促進三地互促互聯,共同探索創新合作模式;在何新莊村打平伙營地,群眾一邊品嘗著蕎麥角角、蕎面饸饹,一邊豎起大拇指欣賞著剁蕎面、搓麻食、插涼粉、攤饃饃、打蕎面餅子、攪攪團等蕎麥面比賽活動;在何新莊村青少年宿營基地,單身青年以“七夕”為媒,搭建青年交流平臺,開展“我們的節日”青年聯誼活動。
小小“土特產”,也有大作為。近年來,麻黃山鄉以打造鄉村休閑農業為核心,立足土、體現特,念好“土”字思路,充分開發優勢鄉土資源,大接杏、馬鈴薯、小雜糧種植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灘雞、灘羊、黑毛豬養殖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將過去“原汁原味”的土特產,打造成鏈條更完整、業態更豐富的“多汁多味”的土特產,多維度深層次讓“土特產”變成致富“金名片”,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勢賦能。
“今年,全鄉累計種植小雜糧10.1萬畝,我們以創建全國小雜糧‘三品一標’基地為抓手,因地制宜,在包塬村孫崾峴組集中連片打造萬畝蕎麥花海,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種植。”麻黃山鄉黨委書記李自仙表示:“我們通過舉辦蕎麥花節,向社會各界全面展現麻黃山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拓展鄉村文化旅游空間,延伸蕎麥產業鏈條,讓蕎麥成為麻黃山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