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如何讓外界繼續“聯想”?
聯想集團頹勢仍在繼續。
日前,聯想集團發布了2023/24財年第一財季(2023年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聯想集團該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9億美元和1.77億美元,分別同比下滑24%和66%。營收和利潤的雙雙暴跌,讓聯想股價一度跌逾5%。
圖源:雪球
(資料圖)
拆分具體業務來看,由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組成的智能設備業務(IDG)該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8%至102.6億美元,經營溢利下降39%至6.5億美元。
雖說目前聯想在全球PC市場上仍保持著龍頭地位,但在全球PC出貨量持續暴跌的背景下,聯想該業務自然受到沖擊。
圖源:中信證券
據IDC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滑13.4%,這也是連續第六個季度的下滑。IDC也指出,除蘋果和惠普外,所有主流公司的PC出貨量在本季度都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
IDC客戶端設備追蹤小組副總裁 Ryan Reith 則表示:“過去五年來,PC 行業所面臨的過山車式的供需變化,極具挑戰性。”
同時,加杠桿擴張一直是近些年來聯想的經營策略,反映到聯想的財報上就是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偏高。
其中,2020年/21財年,聯想的資產負債率曾達到90.5%。雖說本季度的資產負債率已從上年同期的87.38%下降至84.56%,已算是進入下行調整期了。
但坦白來說,84.56%的資產負債率對于企業正常的經營而言,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聯想未來轉型的業務自然成為聯想去高杠桿的破局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聯想轉型業務之一的基礎設施方案(ISG)業務此前三個財年均保持增長,上個財年增速更是高達37%,但本財季收入竟同比下降8%,至19億美元。
雖然方案服務業務(SSG)業務是本季度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業務。報告期內,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8%至17億美元,經營溢利同比增加10%至3.61億美元。該業務集團表現強韌,可持續經營溢利率保持在21%。但目前該業務體量相對較小,仍然無法對沖前兩大業務尤其是PC業務持續下滑所挖的“坑”。
但從后續來看,聯想若想實現業績的提振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一系列挑戰的存在,聯想又能“聯想”什么呢?
一、市場份額第二,拉美能否成為聯想手機的救命稻草?
雖說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指出,聯想的PC業務在上一季度繼續在消化庫存,另外平均售價比預期要低,主要是受到零部件降價較多的影響,另外市場競爭加劇,也反映在售價中,對營業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但不管是當前智能手機逐漸取代PC、消費者更換PC周期被拉長、TOB企業對PC需求持續下滑等等,全球PC業務后續仍將持續承壓。
其中,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預計,PC產業最終恢復增長勢頭之前,未來幾個季度的年同比出貨量將有所下降,對下半年全球PC的出貨量仍保持謹慎態度。
PC業務持續承壓之際,聯想自然需要押寶在智能手機業務上。
作為國內較早進入手機行業的廠商之一,智能手機時代,聯想也曾先后推出樂 Phone、VIBE、樂檬、ZUK 、摩托羅拉、拯救者等多個手機品牌,但如今在國內市場上,聯想的這些品牌不但早以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且就算目前仍在運營的部分品牌,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銷量依然慘淡。
圖源:京東、淘寶
事實上,導致聯想手機大崩潰的原因在于,聯想直接將PC業務的“貿工技”路線應用到手機業務上。其中,2008年聯想出售手機業務就是最好的證明。雖說這種路線的優勢在于投入小,通過營銷推廣,可以快速開拓市場,做大規模。
當年國內智能手機爆發前夕,聯想手機通過機海戰術+運營商渠道+PC線下渠道,也曾迎來過高光時刻。
2013年,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和低廉的產品價格快速席卷了低端智能機市場,聯想低端手機直接被“賣到斷貨”。當年聯想手機全年銷量達到4500多萬臺,位列全球第五,在中國市場更是排名第二。
但“貿工技”模式的弊端在于缺乏底層技術,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投入大、風險大,成本收回慢。2014年伴隨著“營改增”制度的調整,聯想所依賴的運營商渠道直接受到嚴重沖擊。
此后數十年,蘋果以及國產安卓手機在技術上的紛紛發力,尤其是這幾年一眾國產安卓手機品牌紛紛卷高端、卷影像、卷配置,這讓消費者購機時對智能手機的配置也愈發關注。但聯想在技術上的欠缺,也很難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但在國內手機巨變之下,聯想手機業務負責人歷經多次調整,從起初的劉軍,到后來的陳旭東、喬健、常程,以及目前的陳勁。高層的每次動蕩和調整,不僅僅說明聯想內部對手機業務搖擺不定,而且也讓聯想手機的戰略不斷被調整。頻繁“調整”之下,最終讓聯想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上徹底掉隊。
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Q1,聯想旗下摩托羅拉在歐洲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3%,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五。南美及該區域重點市場巴西,摩托羅拉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7%和5%,市場占有率均高居第二,分別為21%和31%。
聯想集團方面也透露,IDG板塊的智能手機業務已經制定三年增長計劃,在傳統優勢市場北美、拉美實現超市場增長的同時,也在大力拓展亞太、歐洲、中東、非洲等市場。
但國內某家手機廠商海外市場負責人劉陽卻告訴我們,以拉美為代表海外市場雖然這兩年發展較快,并且當地消費者對智能手機配置的關注也不是特別高。但因目前拉美網絡基礎設施相對較差,當地對智能手機的需求量整體不大。
圖源:Statista
同時,新興市場也意味著后續其他手機品牌將紛紛爭搶該地區市場,未來3—5年拉美地區的手機也將競爭加大。在廠商廝殺的過程中,其過程、操作手法、特點會和2014年—2016年東南亞手機市場有所相似。
最終在多次廝殺過程中,一些實力不濟,或者自身條件不夠硬朗的品牌,最終也會被市場所淘汰。
但正如上文所述,聯想內部對手機戰略的搖擺不定,以及在國內市場的大崩潰,這皆在說明聯想目前手機并沒有像友商那樣如此能打。
那么伴隨著這些新興市場智能手機競爭的加劇,聯想還能守住這些地區的市場份額嗎?
二、AI服務器市場擴容,聯想能否從中分一杯羹?
當下大模型熱度有所退潮,但市場上對AI服務器的需求仍在增加。IDC則預測,2026年國內AI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
圖源:IDC
面對當下ISG營收的下滑,聯想也在加速進軍到AI服務器市場上。日前,聯想對外發布了聯想問天WA7780 G3 AI大模型訓練服務器和聯想問天WA5480 G3 AI訓推一體服務器。按照聯想的說法來看,問天WA7780 G3可將AI算力提升3.44倍,至高可達32P FLOPS AI算力。
但需要說明的是,傳統服務器和AI服務器本身就存在很大不同。
傳統服務器以CPU 為主,數據處理核心單一,而AI服務器則主要由GPU進行模型訓練,因為GPU比CPU擁有更多的算術邏輯單元,普遍采用CPU、GPU等組合的異構式架構。這種不同也需要聯想內部對AI服務器進行持續調整,才能打動TOB端客戶采購意愿。
但結合后續AI大模型的發展來看,留給聯想布局AI服務器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首先,目前AI服務器市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其中浪潮在AI服務器市場上的份額為37%,處在一家獨大的地位。雖說聯想此前借助ISG業務手中也積累了一定客戶,但如何打造和這些廠商的差異化能力,這才是真正考驗聯想的關鍵。
圖源:IDC
其次,隨著后續國內大模型廠商功能持續迭代,AI服務器制造商也必須持續投入研發,以確保他們的產品能達到廠商的要求。
雖然楊元慶此前曾表示,未來三年,聯想集團將在人工智能領域追加投入10億美元(約合70億人民幣),用于開發適合人工智能計算的服務器、存儲等產品。但問題是,聯想真的有做好AI服務器市場的決心嗎?
早在2017年時,楊元慶在第三屆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放言,聯想的使命,是要成為這一輪由AI驅動的智能變的推動者和賦能者,并通過設備+云與基礎設施+云模式賦能產業和行業,推動一個充滿AI的時代到來。
但時隔六年,從聯想的財報數據以及聯想AI服務器被歸入“others”系列,外界很難看到聯想這幾年借助AI給企業帶來哪些改變。這也不免讓市場產生擔憂,當前聯想的AI技術積累到底如何?
最后,雖說目前不少大模型廠商皆在對外宣傳自身大模型的差異化能力,但很少有廠商愿意透露自身大模型的商業化能力到底走到何處。
商業化前景的不明朗,和大模型訓練仍需廠商持續投入的矛盾下,未來將會有不少廠商或放棄大模型業務,或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最終市場上留下來的大模型數量估計也會只有3—5個。
這也意味著后續AI服務器廠商若想要拿下行業的幾大核心客戶,則必然要拼技術、拼能力。那么聯想和其他AI服務器廠商在比拼時的能力又在哪里呢?IDG業務和ISG業務未來發展充滿太多不確定時,SSG能否挑起大梁帶動聯想業績持續提升,可能仍需要市場觀察。
三、汽車業務能否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去年8月,聯想研究院車計算實驗室將專注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和中央計算平臺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同年10月,車計算實驗室的第一個產品正式上線——聯想集團旗下自有研發制造基地合肥聯寶科技宣布發布自主行駛域控制器產品 EA-R600,可滿足環衛、配送、巡檢、物流分揀、貨運及人運等自主行駛場景的需求。
除此之外,聯想去年也以高薪持續招聘如駕駛工程總監、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負責人、高級硬件經理和軟件經理等人才。一系列動作的背后,外界也紛紛猜測聯想將和華為那樣成為下一個“不造車”的企業。
畢竟二者皆在手機、電腦業務上深耕多年,后續又以通信模塊和車企建立合作。目前包括蔚來、小鵬、哪吒、零跑、愛馳等造車新勢力均選擇將聯想旗下懂的通信作為其車聯網服務商。
但相較于華為而言,聯想目前在車載技術上的積累本就有所欠缺。雖然聯想打造的手機生態系統ZUI系統,但沒有銷量的聯想手機,也意味著無法通過大量的用戶操作數據,進行系統的不斷優化和升級,這也讓聯想智能座艙面臨的難題是:缺乏成熟、可靠的車機生態。
而且就算后續聯想能有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但目前華為和車企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其中,北汽和華為雖合作多年,但目前北汽也在加大自研路線;問界背后的制造商賽力斯在今年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藍電,并發布起售價13.99萬元的首款產品電混SUV E5,但賽力斯對外發布的全新車型卻看不到華為的身影;江淮最新的推出全新品牌釔為,在喊出致力成為全球智能汽車領導者口號的同時,其供應商也包括華為、大眾、蔚來等。
上汽董事長陳虹此前更是直言,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傳統車企這些動作的背后,不僅僅是為了保證自身供應鏈安全,穩定自身的品牌聲量。更重要的是,當一眾汽車均搭載華為汽車相關功能時,這也意味著傳統車企的競爭又被拉回到原點,這讓車企推出相關車型的銷量,也面臨著更多未知。
華為的前車之鑒,也意味著未來聯想想要在更高價值的產業鏈上有所突破,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圖源:財通證券
結語:
事實上,當前擺在聯想一眾需解決問題的背后,本質上還是過去數年,聯想在PC市場一家獨大,這就導致聯想一直躺在舒適區過久,缺乏對于長期技術的深入布局,以及提前應對市場不確定的能力。而如今外界環境的不斷改變,未來的聯想又能讓市場“聯想”什么呢?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港股異動 | 上海復旦(01385)跌超5%領跌半導體板塊 下游終端銷售持續性疲弱 行業向下趨勢仍在持續
半導體板塊繼續下挫,截至發稿,上海復旦(01385)跌4 76%,報18港元;AS
“家里錢都被騙光,還借了幾百萬外債!”上海80后女子20天被騙走400萬,房子也抵押了,一切從網上掛了一條售房信息開始...
陌生人以交友為切入口,待到關系“不一般”后,向你推薦一個投資理財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