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整個加起來才能看齊國產車,日系車怎么突然就涼了?
【資料圖】
銷量整個加起來才能看齊國產車,日系車怎么突然就涼了?
國產品牌崛起,傳統豪強沒落本就是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旋律,但真直面具體事實時,還是很難不被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所震驚。正如曾經十分強勢的日系車陣營,最近幾個月的時間,日系合資品牌在國內的銷量持續下滑,已經達到了一什么程度呢?
還是來看數據成績:剛剛過去的7月份,主流日系合資品牌總銷量為31.1萬輛左右,什么概念?僅僅比亞迪一家,在7月份的銷量就達到了26.2萬輛。也就是說,比亞迪一家的體量已經快相當于日系主流車企的銷量總和了!如果比亞迪加上理想或是長安、吉利等哪家頭部自主品牌車企的銷量,整個就已經完全超過日系品牌體量了。
具體廠家來看,7月,一汽豐田銷量為6.3萬輛,廣汽豐田銷量為7.1萬輛,東風本田銷量為5.5萬輛,廣汽本田銷量為4.2萬輛,東風日產(含日產、啟辰、英菲尼迪)銷量為5.6萬輛,鄭州日產銷量為3021輛,長安馬自達銷量為4937輛,進口雷克薩斯銷量約1.6萬輛,其他的,廣汽三菱(含進口三菱)、東風英菲尼迪、廣汽謳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坊間已經有了一種說法,即日系車很快就將在自主品牌的攻勢下被“團滅”。當然,這樣的預測有些過于樂觀,日系車依然有本身固有的優勢和強大深厚的技術底蘊,以及之后再爆發的技術潛力。只是很多人也會好奇,怎么之前那么吃香的日系車,怎么突然間,整個就不行了?
實際上,以往日系車的優勢更多在于經濟性。盡管很多廠家都宣傳產品怎么高級、運動、時尚之類,但實際上多數消費者買車,還是比較理性的,大家在乎的還是日常使用的油耗成本,保養費用,以及產品的穩定可靠是否省心等等,還有之后二手車出手時的保值率。這方面,才是日系車最大的優勢,加上銷量和口碑的良性循環,造成了日系車的受歡迎。雖然日系車也有特別個性鮮明、性價比也不高的車型,但多數暢銷日系車,要么是質量口碑特別好,要么是好開、舒適和可靠耐用,并非因為高級感等方面的原因。甚至和同等價位的德系品牌、美系品牌相比,在體面感、設計、行駛品質、配置等方面還會遜色一些。
但在新能源汽車的大潮之下,相對更加樸實和保守的日系車就顯得比較跟不上時代,曾有的優勢也被稀釋掉了,尤其是智能座艙和駕駛輔助方面的表現,何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實現“油電同價”,日系車哪怕降價也沒有那么受歡迎了。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出海周報 | Shopee母公司冬海集團二季度凈利3.3億美元;TikTok Shop計劃年內商城GMV超75億美元……
新消費日報8月19日訊,本周跨境出海的主要內容有:SHEIN將在歐洲、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