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發力織密養老“服務網”——山西解鎖養老新場景
在經過適老化改造的家里,沿著加裝的扶手,腿腳不便的老人也可以自主行走;在老年活動中心,長者們下棋、看書、聊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在社區食堂,飯菜花樣豐富、營養可口,老人用餐結束步行幾分鐘就能回家……這是當下很多山西老年人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而種種養老新場景的解鎖正是得益于山西不斷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
太原市濱河果嶺社區康養中心一群老人在唱歌跳舞。王清文攝
山西省2022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711.07萬人,占總人口的20.43%,山西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最美不過夕陽紅,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山西聚焦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不斷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投入力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日益精準高效的服務滿足長者的多元化需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既“養”又“樂”
長者物質精神生活質量雙提升
點開山西老年大學的官網,“指尖上的老年大學”格外引人注目,舞蹈、鋼琴、智能手機應用等線上課程豐富多彩,作為線下教育的補充,這樣的老年遠程教育為老年人拓寬了增長見識的平臺。在山西博物院,“博物館里的老年大學”系列教育活動的舉辦,讓老年群體能夠走“近”博物館,深入了解博物館文物背后的故事。
山西博物院“博物館里的老年大學”教育活動現場。來源:山西博物院微信公眾號
老年人之所以能不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實現“老有所樂”,與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息息相關。今年年初,山西提高了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補貼標準,城鄉低保家庭中80周歲(含)至99周歲(含)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補貼標準不低于70元,強化兜底幫扶讓老年人的晚年更具保障。7月公布的山西省養老金調整方案明確,從2023年1月1日起,對2022年12月31日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提高,“老有所養”的根基也更加牢固。
為給老年人創造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山西還加足馬力持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山西將支持全省68560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大力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驛站、老年餐桌等為老服務網點,打造“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種種舉措讓長者從“養老”變“享老”,為老年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高平市秋子村老年精神康復托養中心的“長者食堂”。來源:高平市大數據中心
從“有”到“優”
數智賦能讓養老服務有力度更有溫度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老年人的養老期待和需求也水漲船高,如何充分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于養老服務,讓長者們實現從“老有所養”到“老有優養”的轉變,成為養老服務行業面臨的新挑戰。
早前,太原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平臺,不僅采集老年人基本信息建立信息庫,而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線上+線下”為供需雙方搭建橋梁。借助該平臺,只需輕點手機下單,老人就可享受到生活照料、配餐送餐、醫療保健等個性化的專業服務。此外,智能手環、水浸報警器、可燃氣體報警儀等設備的普及,也為老年人生活筑起了安全屏障。
去年4月,山西印發《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山西要創新發展健康咨詢、緊急救護、慢性病管理、生活照護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支持研究開發適老化智能產品,探索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現助餐、助行、助醫、助潔、助購、助急零距離服務。山西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推進“互聯網+養老”等養老服務新模式,推動智慧業態創新,老年人生活越來越有品質。
陽泉市城區上站街道觀象臺社區“關愛老年人 智享樂生活”志愿服務活動現場。郭衛衛攝
為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樂享智慧生活,山西各地還開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設備,令養老服務更具溫度。
有“破”有“立”
精準施策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山西于近日發布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服務對象、項目、內容、類型、標準、牽頭落實部門等,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基本養老服務。這一舉措為山西省養老服務業發展再添動力。近年來,山西養老服務業發展按下“加速鍵”,不斷推出新舉措,“破”“立”兼顧,有的放矢,推動各項工作不斷落實落細。
“破”——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在去年開展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半年時間里全省共收到群眾舉報線索3401條,立案偵辦養老詐騙刑事案件1954起,打掉犯罪團伙5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392人,查扣凍涉案資金29.13億元,追贓挽損4.17億元,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得到有力遏制。
“破”——整治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今年5月,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非法集資防范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加強風險摸排、強化源頭治理、依法分類處置等方面入手,加大常態化養老機構非法集資防范化解力度,守護老年人的“錢袋子”。
康復醫院的醫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做康復訓練。鄭玉潔攝
“立”——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今年重點在全省2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4所醫院實施醫養結合獎補項目,支持一批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實施基層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項目以失能半失能、慢病、高齡、殘疾的老年人為重點服務對象,建成后,能為老年人提供預防期保健、患病期治療、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臨終期安寧療護一體化的醫養結合服務。
“立”——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前不久,省民政廳、省財政廳下發《關于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一次性入職獎勵制度的通知》,從今年7月1日起,對中等職業及以上院校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發放一次性獎勵,鼓勵年輕人從事生活照料、護理服務等直接面向老年人的服務。越來越多年輕力量涌入養老服務行業,優化人才結構的同時更促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山西持續織密養老“服務網”,緊盯養老服務領域的痛點、難點、堵點,扎實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老年人的生活定將愈來愈幸福。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出海周報 | Shopee母公司冬海集團二季度凈利3.3億美元;TikTok Shop計劃年內商城GMV超75億美元……
新消費日報8月19日訊,本周跨境出海的主要內容有:SHEIN將在歐洲、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