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業市場前景分析:92、95號汽油預計上調50元/噸
石油行業是世界經濟中的重要行業,是維持當今世界宏觀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油行業的前景和市場現狀充滿著機會和挑戰。
一方面,近年來,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放緩,導致了世界大部分主要石油產品的價格有所下降,石油產業因此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另一方面,世界石油行業的競爭壓力增大,石油公司必須在石油未來價格和市場容量的不確定性中合理設定投資策略,提高石油勘探和生產水平,改善成本效率,增強石油原油產品品質,增強公司的競爭力。此外,石油公司也需要密切關注影響油價的政策動向,以此來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
(資料圖)
今日是新一輪油價調整的第7個工作日,目前預計上調油價50元/噸,折合升計算為上漲油價0.04元/升-0.05元/升,相比昨日預計漲幅減少10元/噸,剛剛觸及上調紅線,油價呈上漲狀態。
如果你想了解原油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原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原油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原油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從業績表現上看,中國石油的業績彈性要強于中國石化,主要在于中國石油上游資產規模更大,而中國石化則是更加側重于中下游的煉化與銷售環節,因此在高油價下中國石油的業績表現更好,而中低油價下中國石化業績表現更佳。2022年由于油價的走高,中國石油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62%。2023 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25 億,同比下滑6.02%;歸母凈利潤 436 億,同比增長 12.17%。預計2023 年隨著油價高位震蕩,公司整體利潤水平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目前數據顯示進出口:中國和美國原油的進口數量環比均上升,出口數量環比均下降。6 月,中國原油進口5206 萬噸,環比上月漲1.21%;出口量月環比跌25.05%。截至7 月21 日,美國原油進口6615 千桶/日,環比上月漲3.67%;出口量環比上月跌13.99%。
2022 年在高油價下勘探開發板塊盈利大幅提升,后續隨著油價穩定在較高區間,公司上游盈利彈性將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保障。此外,由于公司天然氣產量高,因此相比與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游盈利能力更強。 油價:未來布倫特油價有望維持在 80-90 美元/桶的較高區間。供給端俄羅斯原油將繼續受制裁影響,OPEC 加大減產舉措,頁巖油資本開支不足增產有限;需求端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修復,仍然維持小幅增長,整體供需仍然維持緊平衡。
據統計,油氣行業的碳排放約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在“雙碳”目標新要求和能源轉型大趨勢下,油氣行業需要找到減排減碳、綠色發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國石化、中遠海運和中國東航共同開展我國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貿易,準確測算了石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進行抵消,探索實現碳中和石油貿易的一條路徑。
該碳中和石油項目的原油產自中國石化國勘公司在安哥拉的份額油,由中國石化聯合石化公司負責進口,中遠海運作為承運方,行程9300余海里,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運抵我國舟山港,經過二程船運輸,3萬噸原油在中國石化高橋石化進行煉制,共生產8963噸車用汽油、2276噸車用柴油、5417噸航空煤油,以及2786噸液化石油氣、6502噸船用柴油、2998噸低硫船用燃料油。中國石化將于今年在特定加油站正式向社會推出碳中和汽油、碳中和柴油。同時,中國石化將向中國東航供應航煤5417噸,攜手中國東航打造碳中和航班。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OPEC 發布的《2022 年世界石油展望》中指出石油仍將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最高的份額,并調高了對全球中長期石油需求的 預估,石油消費石化能源仍是主要的消費資源。
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為172萬桶/日,此前預計為185萬桶/日。預計2023年美國原油產量為1253.00萬桶/日,此前為1254.00萬桶/日,預計2023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加64.00萬桶/日。
目前,數據顯示中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的地位依舊堅挺,全球新能源汽車中心地位不可動搖。本年度,我國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950萬輛,同比增加38%,成為全球首個跨入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千萬輛時代的國家。
石油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短期內,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依然較為強勢,零售價五連漲概率較大。
國際油價繼續上漲的原因,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調價周期內,市場對供應偏緊和需求改善的預期支撐油價繼續上漲。沙特再次加大減產力度,將自愿減產100萬桶/日的措施延長至9月底;俄羅斯也表示將在9月份減少石油出口30萬桶/日。美國活躍鉆機數降至去年3月份以來最低,原油庫存持續下降,供應偏緊預期不斷升溫。同時,美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2.4%,就業數據強勁,提振了市場對經濟“軟著陸”、能源需求復蘇的信心。高盛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上調55萬桶/日,至1.028億桶/日的歷史最高水平,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為180萬桶/日;瑞銀預計今年8月份石油供需缺口為200萬桶/日。供需兩方面因素影響下,國際油價持續上漲至4個月高點。
石油市場的多年發展,不同國家的地質條件和能源技術有所不同,技術的發展并不一致,使得全球石油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趨勢。石油市場的復雜性由于新市場發展機制的出現,使得石油行業形成了橫向和縱向的發展趨勢。橫向發展趨勢表明,石油行業將在國內和全球范圍不斷擴大規模;縱向發展趨勢表明,不斷汲取科技投入、革新科技路線、拓展市場空間等等,將會使石油行業在增加多樣化產品需求和質量提升的同時,取得更快的發展。
總體而言,石油行業在未來會繼續受到政策、技術和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取決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某種協調關系。石油行業也將在競爭激烈和國家對石油工業的支持下持續的快速發展。在未來,石油行業的競爭壓力將會提高,要想在這種競爭中脫穎而出,各家公司需要提升其科技水平并精確地把握市場的機會,以加強本身的競爭優勢,才能保持石油行業的穩健增長態勢。
同時,中國石油行業也將加大對國際合作的力度,深入參與全球能源市場,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能源合作,促進行業互利共贏。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石油行業將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實現資源整合,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中國石油行業的發展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都非常樂觀,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并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該行業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零碳原油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零碳原油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更多市場前景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原油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