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實踐收獲滿滿 看揚州學子們都去哪了?
這個暑假,揚州學子們利用寶貴的假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無論是走出國門,還是走出揚州,抑或是在揚州本地,學子們各有各的精彩。
樹人學校學生在英國研學
(資料圖片)
走出國門
這群孩子感受多彩世界
“這次走出國門,讓我們眼界大開。”樹人學校的學生小汪說。暑期,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開展了2023暑期英國研學、新加坡研學,內容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探索之旅讓同學們興奮不已。
Hazel Wood High School是英國曼城當地一所公立學校,在這里,通過一天的沉浸式學習體驗,孩子們了解英國的人文、歷史與教育,增強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紅魔”曼徹斯特聯隊俱樂部,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這個傳奇俱樂部的氛圍。在曼城工業博物館,孩子們了解了曼城作為工業城市的興衰歷程,以及如今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在約翰瑞蘭德圖書館,孩子們感受文學和建筑藝術的交融。在蘇曼國際中心,孩子們了解英國的基礎教育體制以及私立中學入學考試流程與要求。參觀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出生地和曾經生活過的小鎮,孩子們深入了解了這位文學巨匠的生活和創作的傳奇一生。白金漢宮、海德公園、國家美術館、大本鐘等……同學們看到了課本中它們真實的模樣。
帶隊教師殷琳告訴記者,整個行程中,同學們對英國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深度的體驗與探索。不僅僅是觀光游客,更是文化的參與者和交流的體驗者。
樹人學校新加坡的國際研學中,孩子們觀賞了國會大廈、市政廳、維多利亞劇院、魚尾獅像公園、和平紀念碑、唐人街以及科技館,探索新加坡的歷史,感受新加坡的美麗風景,體驗新加坡發達的科學技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際研學之旅讓我們走出課本,感受更大的世界,拓展知識,豐富經歷。”樹人學校初一(10)班學子錢含之說。
朱自清中學學生在西安研學
走出揚州
這群孩子觸摸古城歷史
這個暑期,揚州市朱自清中學師生赴西安,開展了以“了解歷史——走進西安”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研學活動的第一站,孩子們來到華清池,了解了唐朝的沐浴文化,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奇故事,還參觀了西安事變發生的地點,在現場感受歷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景區,惟妙惟肖的軍陣排列,展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雄偉氣勢,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同學們參觀之后,大呼震撼。
師生們還參觀了西安博物院、八路軍辦事處、張學良公館。在游覽時,同學們無不感慨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在近代史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在西安交通大學,交大學子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求學經驗,讓同學們樹立考上名校的理想。參觀了大明宮遺址公園,走上古城墻,近距離感受西安的古都魅力。夜晚來到大唐不夜城,在這里仿佛穿越了古今,只需一瞬,你就可以回到璀璨輝煌的大唐。
此外,同學們還來到鐘鼓樓廣場,品嘗了當地美食,感受西北人民的熱情好客。
“從書本文字到歷史遺跡,同學們深切感受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也逐漸懂得:走,方知世界之大!行,方知理想有路!”朱自清中學老師段婷婷說。
樹人學校學生在江都水利樞紐研學
本土實踐
這群孩子走進水利樞紐
這個暑期,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九龍湖校區初三(16)班的孩子們,在江都水利樞紐進行了“加強水資源保護”的主題實踐活動。
在江都水利樞紐,孩子們參觀的第一站是水利樞紐的“心臟”——泵站。數臺泵機矗立在大廳中,它們整體呈圓錐狀,體積龐大,灰色的金屬外殼被擦得干干凈凈。在泵機的上方,有一面智慧大屏,實時顯示著水利樞紐的檢測數據。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走進了“江淮明珠”——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宣傳片、資料和實物向同學們展現了江都作為水利樞紐的前世今生。江都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劃出340平方千米的生態保護區,以保證“一江清水北上”。借助互動地圖,講解員為孩子們講述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江都水利樞紐,這不僅僅是一種古今對比,更是一種驕傲。”樹人學校學生李敏說。
“孩子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主題鮮明,學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知名教育學者王雄表示,身邊不少孩子暑期在父母或老師的帶領下開展實踐活動,比如一些家長針對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長安三萬里》李白的故事,帶領孩子進行“尋找李白”主題實踐,到湖北宜昌、安徽涇縣、馬鞍山等處,尋找李白的蹤跡,書本+實地的旅游,讓孩子們非常有收獲。
記者 劉冠霖 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