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線上社會救助工作室上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政策知曉率,拓寬困難群眾訴求及發現渠道,打通困難幫扶的“最后一公里”,虹橋街道在“隨申辦”市民云虹橋街道旗艦店推出了“予愛救助”服務模塊,這也是全市首個線上社會救助工作室。
近兩年,虹橋街道在區民政局的關心指導下,通過黨建引領、數字賦能、創新模式及創新推出的社會救助顧問團隊、彩虹關愛助力站等載體,形成統籌銜接、智慧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層次綜合幫扶格局,努力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當好困難群眾的“解憂人”。“虹橋街道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完善傳統社會救助中的工作機制,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因人戶分離、個人隱私、政策不清等問題而處于困境中的人員無法及時獲得救助。” 虹橋街道社會救助工作負責人表示。于是,虹橋街道探索拓寬線上社會救助的新路徑,即困難群眾可以通過隨申辦“予愛救助”服務模塊中的“政策指南”,隨時了解救助政策,對比自己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并通過“予愛需求關愛征詢”,在不出家門、確保個人隱私的條件下反饋自己的實際困難,向救助工作者發出“求救信號”。
隨申辦“予愛救助”服務Part.1登錄“予愛救助”服務模塊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進入“虹橋街道旗艦店”,點擊“予愛救助”
Part.2“政策指南”“政策指南”中發布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臨時救助”“特困供養人員”等多項救助相關政策,并實時更新。
Part.3“予愛需求關愛征詢”通過“予愛需求關愛征詢”,將不便啟齒或具有隱私性的困難情況填表反饋,由“予愛救助工作室”救助團隊進行快速研判,精準提供個性化幫扶。
62歲的社區居民劉某便是第一位通過“予愛救助”獲得幫助的人。劉某是一名知青子女,離異后居住無著落,長期在外租房,平時靠打零工謀生。近日,劉某因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工作,生活變得困難。在“隨申辦”市民云虹橋街道旗艦店上查詢人事檔案時,他無意間看到了剛剛上新的“予愛救助”模塊,在線上詳細了解了公布的救助政策后,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了對比,發覺自己可能符合相關的幫扶政策,便抱著嘗試的心態,填寫提交了問詢單。據“予愛救助工作室”負責人介紹,救助顧問接單后,通過虹橋街道自主研發的“綜合管理系統”,對劉某進行信息比對,核實到劉某未被納入救助“四圈對象”(低保、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及其他困難家庭等)中。
于是,“予愛救助”團隊在“社區云”上為劉某進行了分類標簽標識,同時開展了線下走訪,進一步了解其困境情況及需求,并錄入“長寧區需求幫扶評估”系統進行困境維度及需求評估,通過分析如何精準快速地幫其走出困境,并制定了個性化的幫扶方案。如今,在救助顧問的協助下,劉某已購買了居民醫療保險,解決了就醫問題,同時申請了低保、廉租房等事項,盡量幫助他緩解經濟壓力。“‘予愛救助’服務模塊設計得很周全,不僅讓我們不了解政策的人了解到自己是否在救助范圍里,而且能直接在線上反饋我的困難情況,并得到幫助,很便捷、很暖心。” 劉某說道。接下來,虹橋街道將繼續探索 “雙線”結合模式,通過“予愛救助工作室”精準開展救助工作,為困難群體提供“自助+互助”幫扶支持,推動虹橋街道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虹橋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