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能否成為正式紀元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道據法新社巴黎7月10日報道,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已從根本上改變地球,足以確立自己的地質時代。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現在是否還有未受人類存在影響之地?
(資料圖片)
地球面貌巨變
不斷飆升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無處不在的微塑料、無孔不入的“永久化學物質”、全球范圍內的動物突變,甚至是舊手機和雞骨頭——所有這些都被認為是世界在20世紀中期進入“人類世”(即人類紀元)的證據。
英國地質學家揚·扎拉謝維奇曾任人類世工作組負責人十余年,當被問及地球上是否還有未受人類影響之地時,他停頓了片刻。
扎拉謝維奇告訴法新社記者,“很難想象還有比南極洲松島冰川更偏遠的地方”。
然而,幾年前科學家在該冰川冰層深處鉆探時,發現了钚的痕跡。
這是1945年開始的核武器試驗留下來的痕跡——前所未有的放射性塵埃。
扎拉謝維奇說,這些放射性物質或許是70年前開始的人類世的“最顯著標志”。
但他補充說:“可供選擇的標志實在太多了。”
人類世工作組最近宣布了其選擇的人類世“金釘子”的位置,然而,由于世界地質學家還在繼續篩選證據,這一宣布還不會使“人類世”成為一個正式的地質年代單位。
人類世的另一張主要名片可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迅速增加正在使全球變暖。
扎拉謝維奇說:“人類一開發出可以從地下提取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技術,許多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人類世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來,人類消耗的能源超過了11700年前開始的全新世所使用的能源。
這股新力量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主宰世界。土地和動物都被用來養活激增的人口。
據研究人員2018年估計,在地球上所有陸地哺乳動物中,人類及其飼養的家畜占96%,野生哺乳動物僅占4%。
扎拉謝維奇說,超市里出售的雞由人工飼養,個頭比野生雞大得多,人工飼養雞數量占所有鳥類生物的三分之二。
人類還對全球物種進行了重新“洗牌”,甚至將老鼠等入侵物種引入了最偏遠的太平洋島嶼。
據研究人員估計,2020年人類制造的所有物品的重量已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重量。
人類世研究人員將這些物品稱為“科技化石”。
扎拉謝維奇說:“一代又一代的手機很快就會過時,它們只是科技化石的一個例子,將‘成為人類世證據的一部分’。”
在地球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底都發現了名為微塑料的塑料碎片。
在全球范圍內,為不粘鍋等產品制造的名為PFAS(也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之物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發現。
農藥、化肥的氮磷殘余量不斷上升,甚至出現在被掩埋的人類骨骼中——這些潛在的人類世標志不勝枚舉。
科學家們說,在未來的數十萬年里,所有這些標記都將被清晰地保存下來,讓我們未來的原祖——或者任何其他有心人——了解這個人類紀元。
認證不易通過
另據法新社巴黎7月10日報道,自2009年以來,一群巖石地質學家和其他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完成一項意義重大的任務。
最近,他們將公布最后一項發現——人類世的起點位置。人類世是人類對地球產生巨大影響的地質時代。
從本質上講,人類世工作組是由地球地質年表的最高權威授權來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大致是這樣的:一百萬年后,外星人在篩選地球的層狀巖石和沉積物時,是否會發現足以標示出清晰地質時代邊界的人類活動標志?
如果他們發現了,這個人類世會從什么時候開始算起?
是的,工作組得出結論,人類的欲望和活動已將地球及其居民驅離全新世的穩定狀態,全新世大約始于11700年前,即最后一個冰河時代結束之時。
世界正變得異常炎熱,其生命支持系統正在衰竭。
他們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于2002年首次提出的“人類世”的臨界點應該是20世紀中葉。
當時,溫室氣體濃度急劇上升、微塑料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原子彈試驗產生的放射性痕跡,以及人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十幾個其他標志加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科學家們現在所說的“大加速”。
這就帶來了“金釘子”問題——最能體現“人類世”的單一湖泊沉積物、珊瑚礁、冰芯或其他地質證據。
周二在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協會和法國里爾工作組科學家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當選的金釘子”。
工作組的這項長期努力成果是作為建議提出的,現在必須經過國際地層委員會和更高一級的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中持懷疑態度、務實的科學家的認證。
幾乎所有相關人士都認為,認證通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某種程度上,爭論的問題已狹隘到迂腐的地步——巖石學專家們在爭論人類世是否值得被列入國際年代地層表(46億年地球年表的官方時間軸)。
一些地質學家表示,這并不符合技術標準,但他們承認與過去發生了決裂。
同時,選出標志著全新世結束和新紀元開始的“金釘子”,將迫使我們思考人類的毀滅性影響。
在地球歷史上,一個物種不僅徹底改變了地球的形態、化學和生物學,而且還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這還是首次。
克魯岑因發現破壞臭氧層的人造化學物質而獲得諾貝爾獎,他希望人類世的概念和現實能讓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挑戰上。
但其他科學家依然不相信,其中包括一些權威人士,他們正在游說反對將“人類世”作為一個正式的紀元。
國際地層委員會干事菲爾·吉巴德去年在社交媒體上說,“導致冰河期的條件”——在過去的一百萬年里出現了十幾個小冰河時期——“并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全新世只是另一個間冰期”。
他認為,地球可能會以這種模式再持續5000萬年。
至于人類世,吉巴德建議稱其為一個“事件”,涵蓋了數千年來人類對環境的改變。
他指出,在地質學中,一個事件可以是任何事情,從一滴雨滴擊破一塊粘土,到大約22億年前改變地球大氣層的大氧化事件。
對于揚·扎拉謝維奇來說,這樣的回答還不夠。扎拉謝維奇是英國一位資深地質學家,帶領人類世工作組尋找了十多年的證據。
他說,如果不能正式批準這一概念,就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即允許人類文明繁榮的全新世條件仍然存在。“顯然并非如此,”他告訴法新社。
他說:“我擔心,如果‘人類世’這個詞繼續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那么它將失去其意義,并逐漸消失。”
折射人類命運
《日本經濟新聞》7月12日報道說,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小組會議11日宣布,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時代,即“人類世”為20世紀中期開始的新的地質時代,位于加拿大東部的克勞福德湖被選為“人類世”金釘子所在地,即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在經過上級機構審議后,最終結果將于2024年公布。
由全球地質學者組成的IUGS在2009年成立了“人類世”小組會議,專門研究人類活動遺留的地質痕跡,并從全球12個候選地點中選出“人類世”金釘子所在地。“人類世”的英文名詞為Anthropocene,意為“人類的時代”。因研究臭氧層空洞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保羅·克魯岑博士等人在2000年提出了這一概念。
目前公認的地質時代最新階段是從地球歷史上距離人類最近的冰河期結束的1.17萬年前開始的“全新世”。通過地層分析得知,自1950年前后開始,全球人口急劇增長,人類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帶給地球環境重大影響。
小組會議提出,“全新世”的終結應為1950年前后,之后進入到“人類世”階段。作為最能揭示“人類世”開始的地質學證據,科研人員選擇了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克勞福德湖湖底的沉積物。
克勞福德湖臨近五大湖區,面積約2.4公頃。雖然屬于小型湖泊,但最深處可達24米。湖底較深區域的鹽濃度較高,大型生物難以生存,沉積物不易被生物活動所攪擾。這使得逐年回溯當時環境的調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從而成為當選“金釘子”的主要原因。
日本大分縣的別府灣遺憾落選。愛媛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那里發現了極微量的钚和塑料垃圾碎裂后形成的“微塑料”。
但是小組會議成員在就候選地進行對比的論文中指出,別府灣地層由于歷史上經歷過地震,沉積物中存在擾動層,這一點可能也是其落選的主因。牽頭研究工作的愛媛大學副教授加三千宣認為:“結果固然令人遺憾,但是從別府灣的地層中依然能夠找到大量人類活動的痕跡。”
人類活動的影響之大已經經由各種各樣的研究加以證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2020年報告稱,人工產生的物質總量已經可以與生物總量相匹敵。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認為,人類活動引發地球氣候變暖一事“沒有任何懷疑的余地”。
擔任IUGS小組會議主席的英國萊斯特大學名譽教授科林·沃特斯說:“人類活動的影響無論好壞都可能是快速發生的,從這一點看希望仍然存在。”愛媛大學的加三千宣副教授則認為:“選定人類世的‘金釘子’或許能夠成為思考人類今后該如何做的契機。”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騰訊控股(00700)二季度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261.71億元 同比增長41% 正在以騰訊云模型即服務(MaaS)為合作伙伴提供模型庫
智通財經APP訊,騰訊控股(00700)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實現收入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