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揭牌成立
(資料圖)
8月15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與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共同在天心區南托街道興馬洲揭牌成立“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
紅網時刻新聞8月16日訊(記者 肖依諾 通訊員 文天驕 郝立柯)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與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共同在天心區南托街道興馬洲揭牌成立“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
南托街道興馬洲社區位于長株潭綠心地區核心地帶,是湘江進入長沙地區途經的第一個江心島。此次揭牌成立的“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集宣傳基地、科研基地、生態修復基地、審判實踐基地多功能為一體,對于維護地區生物多樣性、保障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助力打贏湘江十年禁漁持久戰、切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湖南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郭正懷在揭牌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表示,建立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是服務保障長株潭綠心生態環境的重大舉措、創新舉措,是忠實履行環境資源審判執行和法治宣傳教育職能的生動司法實踐。希望長沙法院以此次揭牌活動為契機,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持續打造環境資源審判長沙模式,服務和保障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長沙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立新指出,長株潭生態綠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建立,構建起了長沙地區“一南一北”“一山一水”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格局,必將形成全市法院保護湘江的堅強合力。希望全市法院未來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環境資源司法保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丹主持活動并致歡迎詞。
當日,天心區法院開展“生態環境巡回審判”,在天心區暮云街道蓮華村公開審理一起涉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對被告人及旁聽的村民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治宣傳教育。
被告人王某某系某陶瓷廠技術人員,其明知龔某某(另案處理)銷售的高嶺土礦產系沒有采礦許可及銷售資質的劉某等人(另案處理)非法從長株潭綠心地區開采而來,仍建議該廠采購,并擔任廠家高嶺土礦產收貨驗貨人,共計銷售金額1041750元,獲利6000余元。天心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某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二萬元,禁止被告人王某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與礦產品采選、收購、銷售相關的活動。
記者了解到,當天,天心區法院還發布了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囊括污染環境罪、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虛擬貨幣“礦機”買賣合同等多種案件類型,所涉生態要素多、保護范圍廣,對警示、預防環境違法犯罪,提升全社會對環境資源保護重要性認識,總結環境資源審判經驗,對推進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和多元治理具有積極重要意義。
當天,天心區法院發布了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