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居民們的不同需求,TA們如何改造小區垃圾房?
近日
曲陽路街道北宸佳苑小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生活垃圾廂房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即將升級為由不銹鋼打造的垃圾“包房”
得到了小區居民們的點贊
而在不久前,
小區生活垃圾投放還是
居民心中的一件鬧心事
從詬病到點贊
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北宸佳苑小區位于中山北一路1100號,是建于2006年的商品房小區,小區由5棟高樓組成,共有居民404戶。小區此前的生活垃圾投放點位于中央主干道盡頭,由于沒有遮蔽,產生了垃圾異味、建筑垃圾灰塵四散的問題,影響了居民的生活。
改建前,小區生活垃圾投放點無遮蔽
“發牢騷不如自己做。”去年,北宸佳苑新一屆業委會成立后,新班子商議啃下這塊“硬骨頭”,計劃在小區另尋一處空間建造垃圾廂房,改變垃圾投放點臟亂差的現象。
然而,小區垃圾廂房改造工作被提上議程后,居住在新點位臨近樓棟的部分居民提出了反對意見。
“我們希望在滿足大家的需求上開展工作。”業委會主任張維告訴記者。
為了把服務做細做實,
在上農一居民區黨總支的牽頭下,
居委會、業委會、物業
多次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
聽取居民的意見。
“我們同意改造,但是希望清運垃圾的車輛能夠不經過我們樓前。”
“如果改造中有綠化損失,能否事后進行補綠?”
“垃圾廂房屋頂要做密閉處理,不能影響居民家中的通風。”
過程中,“三駕馬車”不斷與居民們溝通協商,盡可能將居民的需求在設計方案上予以落實。
“其中,清運問題最難解決。”為了不讓垃圾清運車在小區樓棟間穿行,“三駕馬車”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廂房靠近馬路一側新開不銹鋼移門,垃圾清運車輛可以直接從馬路進出廂房,不打擾居民日常生活,但這一“開門”的想法遭到了小區開發商的“婉拒”。
上農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金今花不斷向街道自治辦、房辦反映情況,在街道工作人員的牽線下,業委會與小區開發商最終在“開門”上達成了共識,解決了項目的一個難點。
在一次又一次磨合中,最終,一張融合了多方心血的生活垃圾廂房平面圖于小區進行了公示。
新的生活垃圾廂房由不銹鋼材料打造,
頂部為密閉玻璃頂,防風防雨;
靠近小區樓棟的一側設計了鐵皮隔墻,
阻隔異味向居民家中飄散;
廂房西南角新開不銹鋼移門,
面向馬路辟出了垃圾清運專用通道,
解決居民提出的清運噪音問題。
如今,新的生活垃圾廂房已基本完成改建。接下來,一個具有祛除異味、精準監控功能的噴淋除臭設備和智能監控系統將入駐于此,助力垃圾廂房進一步升級。
8月17日上午,上農一業主委員會成員,物業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金今花赴曲陽路街道贈送錦旗和業主簽名的感謝信。
在黨建引領與社區共治下,北宸佳苑小區的面貌迎來了看得見的改變。
何娉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東方鍋爐:“氫新”產品正式發布 開啟綠色能源發展新篇章—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
(楊勇)8月25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鍋爐”)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