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里茶香村:小小刺梨果 承載致富夢
初秋時節,龍里縣谷腳鎮茶香村的山坡上,到處灑滿金色,一顆顆金燦燦的刺梨掛滿枝頭,果農們正在忙碌采摘刺梨鮮果。
“今年的果子長勢好、個大飽滿、色澤透亮,品質好。”一位30多歲的壯實男子和果農們一邊采摘刺梨一邊有說有笑。他就是龍里縣茶香村委會主任、龍里強民生態刺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發海。
肖發海(中)和農戶在采摘刺梨。
(相關資料圖)
肖發海是茶香村走出的第一名大學生,2009年大學畢業后,他放棄城市就業機會,留在家鄉發展刺梨種植。2012年,他在村里栽種了80多畝刺梨,經過幾年的工作磨礪,肖發海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
農戶在展示剛采摘的刺梨鮮果。
茶香村金燦燦的刺梨長勢喜人。
為更好地促進刺梨基地的發展,2014年,肖發海組建“龍里縣強民生態刺梨專業合作社”,并擔任合作社理事長。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合作社逐漸變為“致富社”,刺梨果也成了茶香村致富“黃金果”。
農戶在采摘刺梨。
目前,茶香村刺梨種植擴大到1萬余畝,刺梨年產值500多萬元,惠及農戶300多戶,全村人均年收入達2.6萬元以上,茶香村也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刺梨村、富裕村。
農戶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今年全村預計外銷刺梨果1000噸,下一步我們將推進全村刺梨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發展,提高刺梨品牌競爭力。”肖發海說。
肖發海(右二)和村民忙著給刺梨切片。
肖發海(右)與村民在晾曬刺梨果脯。
銷售人員在直播帶貨。
如今,刺梨產業成為龍里縣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截至目前,龍里縣刺梨種植10.5萬畝,年產刺梨鮮果1.6萬噸,綜合產值達3億元以上,惠及7917戶農戶實現增收,刺梨果變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龍里一加工企業工人在刺梨加工車間忙碌。
龍里一加工企業工人在刺梨加工車間包裝刺梨飲品。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麗 楊濤
編輯 陳慧
二審 曠光彪
三審 黃曉青 李楓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WKK INTL (HOLD)(00532)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虧損5338.6萬港元 同比盈轉虧
智通財經APP訊,WKKINTL (HOLD)(00532)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