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聚焦 | 多種跨境支付方式助推港澳人士赴深消費熱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深港跨城消費熱持續升溫,每到周末,在深圳各大商圈、景點,都能看到許多香港游客的身影,在港人“買買買”的背后,離不開跨境支付這一必要路徑。為便捷港澳人士北上深圳消費,深圳金融機構持續建設跨境支付服務環境,為港澳人士提供多門類、多品種的跨境支付方式,大幅提升其內地消費體驗。
線下支付提升消費便利性
為滿足港澳人士使用現金的支付需求和消費習慣,深圳各銀行網點柜臺、ATM機均支持港澳人士辦理取現業務,有效暢通現金提款渠道。同時,持續優化現金使用環境,著重提高商場超市、餐飲、停車場等現金使用率較高場景的現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港澳人士來深消費的現金服務體驗和滿意度。
銀行卡是港人最重要的支付手段。目前,港澳兩地約40家金融機構已累計發行銀聯卡約3000萬張,港澳人士可持銀聯卡直接在內地超3200萬家商戶POS機上刷卡消費。銀聯卡應用場景覆蓋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多個領域,既能為短期過境港澳人士提供便捷高效、暢通無阻的消費支付服務,也可滿足長期在內地工作學習的港澳留學生、商務人士日常生活所需。
對于經常來深的港澳人士,辦一張內地銀行卡會方便很多,內地任意銀行網點均支持港澳人士辦理銀行卡開戶。如果不便親自到場,也可通過代理見證“足不離港澳”輕松辦卡開戶。港澳同胞只需攜帶香港或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直接在港澳見證銀行網點即可申請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盡享大灣區消費支付便利。截至2023年7月底,深圳市已有5家試點銀行為港人代理見證開立賬戶28.33萬戶,累計發生資金交易140.8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3月,深圳落地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自助發卡機,港人可使用“八達通”APP自助兌換粵港澳大灣區硬錢包卡,并進行充值、退款。該硬錢包卡可在具備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受理功能的場景使用,還可以應用于公共交通領域,首批試點的公交線路為羅湖口岸港人常乘坐的17路(火車站-水庫總站)、83路公交(火車站-金洲花園總站),后續將逐步覆蓋全市公交軌道。目前已在羅湖口岸等地布設17臺發卡機,累計向港人發放硬錢包卡超1.8萬張。
電子支付全方位激發消費潛力
目前,港澳兩地有多種跨境電子錢包為港澳人士提供移動支付服務,包括微信香港錢包、支付寶香港錢包、港澳版“云閃付”錢包,及20余個港澳本地“銀聯系”錢包(即香港、澳門本地機構推出的自有電子錢包,支持銀聯二維碼掃碼支付功能,如八達通錢包等)。港澳人士可直接在錢包上綁定其港澳本地銀行賬戶,在內地掃碼消費。其中,微信香港錢包已支持港人在內地超100萬家商戶消費,覆蓋衣、食、住、行等場景。自今年兩地全面恢復通關后,港人到內地消費熱潮持續上升,線下交易筆數較通關前增長超10倍。
財付通、支付寶等機構經人民銀行總行批準,已于2023年7月全面支持直接綁定外幣銀行卡,并優化相關外卡服務,進一步提升外卡支付體驗。港澳人士在微信、支付寶等APP上綁定中國境內以外銀行發行的Visa、Master卡后,可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無差別式支付服務,消費場景涵蓋餐飲、交通、酒旅、商超等領域,內地消費便利度大幅提升。
跨境支付業務是便利港澳人士來深生活消費的重要舉措,對加強深圳與港澳金融市場的對接和高水平合作,促進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港澳人士與深圳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多種跨境支付方式可以激發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