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經手費28日下調!多家券商著手制定降費方案 影響有多大?還能再降嗎?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資料圖)
距8月28日股票交易經手費正式下調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券商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日前,來自不同區域的多家券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其接到監管下發的交易經手費調降通知。通知要求券商在8月24日前提交相關報告,報告需包括費率調降安排系統調試準備情況等。原則上交易所降費部分均應讓利給投資者。
8月18日,證監會宣布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同日,滬深北交易所紛紛發布公告降低股票交易經手費,自8月28日起施行,滬深交易所股票交易經手費下調30%,北交所股票交易經手費更是下調50%。
記者了解到,包括中信證券、中金公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等在內的諸多券商已經為交易經手費的下調行動起來,包括提前做好降低融資融券費率的準備工作;推動落實各類費率調降方案及系統調試工作等。
業內人士認為,此番經手費下調的利益出讓方為交易所而非券商,其下調并不會拖累券商創收。相反,伴隨經手費下調后交易成本的降低,如果交易規模增大,反而能為券商帶來更多的交易傭金收入。
調降在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諸多券商已經著手制定交易經手費的費率調降方案。比如中信證券,其一方面全面梳理融資類客戶的相關情況,提前做好降低融資融券費率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推動落實各類費率調降方案及系統調試工作,確保真正讓利投資者。
此番要求下調的是交易經手費。滬深交易所下調比例為30%,下調后按成交金額0.0341‰雙向收取;北交所下調比例為50%,下調后雙向收取比例為0.1250‰,單向每筆最高10萬元。
那么,下調以后,投資者買賣股票實際需要交納的交易經手費是多少?
目前,交易經手費為雙向收取,也就是買入和賣出股票時均需繳納。
以成交數量1000股、10元買入、15元賣出計算,如果在滬深交易所交易,此筆交易一買一賣共需繳納經手費1000×10×0.0341‰+1000×15×0.0341‰=0.8525元,如果在北交所交易,交易經手費則為1000×10×0.1250‰+1000×15×0.1250‰=3.125元。而此筆交易的買入成交額和賣出成交額分別為10000元和15000元。從絕對數額來看并不大。
對于交易所而言,此舉為讓利投資者。
根據華寶證券分析師衛以諾測算,三大交易所共計可降低買賣雙方投資成本合計66.05億元。其中,深交所可減免費用最高為37.45億元;上交所次之為28.11億元;北交所交易經手費降幅最大,但因其成交量相對較小,共可減免0.50億元。
而對于券商而言,此番經手費下調的利益出讓方為交易所而非券商,其下調并不會拖累券商創收。相反,伴隨經手費下調后交易成本的降低,如果交易規模增大,反而能為券商帶來更多的交易傭金收入。
影響幾何
目前在A股交易股票的費用包括:印花稅、過戶費、證券交易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和證券交易傭金部分。
其中,印花稅費用最高,按照成交額的1‰由股票出讓方單邊繳納,由國家稅務總局收取。調降印花稅是近期市場呼聲最高的活躍資本市場措施之一。
證券過戶費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收取,收取標準為成交金額的0.01‰,買賣雙方均需繳納。
此番下調的交易經手費,調降后滬深交易所按0.0341‰雙向收取,北交所按0.1250‰雙向收取。
證券交易監管費為證監會對證券交易所實施監督管理所收取的費用,收入劃歸證監會,按年交易額的0.02‰雙向收取。
證券交易傭金部分則為券商自身收取,分為向個人投資者收取和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收取兩類。面向個人投資者的收費標準一般在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二點五之間。
以在滬深交易所賣出10000元股票計算,不考慮股息紅利稅的情況下,共需繳納11.641元-13.141元,包括10元(10000×1‰)的印花稅,0.1元(10000×0.01‰)的證券過戶費,0.2元的證券交易監管費(10000×0.02‰),證券交易傭金1元-2.5元,以及交易經手費0.341元(10000×0.0341‰)。
“目前,對于交易股票的個人投資者來說,除印花稅以外的其他交易相關費用均相對較低,其下調帶來的交易成本縮減相對有限,因而降低交易經手費等雖然有望達到活躍市場的目的,但效果或不明顯。”受訪人士告訴記者。
還有多少調降空間?
在調降了經手費之后,A股的其他交易費用是否仍存在調降空間?例如由券商自身收取證券交易傭金是否可以繼續下降?
根據受訪人士分析,證券交易傭金費率的下調空間并不大,尤其是面向個人投資者收取的交易傭金,在“價格戰”之下已經很低,只有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二點五,大散更低為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一點五,新開戶則更是低于萬分之一甚至“免5”。
“為了搶奪客戶,證券公司大打‘價格戰’,甚至不惜虧本搶資源。對此,證監會發布《經紀業務管理辦法》,要求交易傭金不得明顯小于證券經紀業務服務成本,以防止惡性競爭。如此現狀下,面向個人投資者的證券交易傭金已經沒有下調空間。”某分管營業部的頭部券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證券交易傭金中存在下調可能的是其中的另一類型——面向機構投資者部分。其中,又以面向公募基金的交易傭金下調空間最大。今年7月8日,證監會在公布公募基金降費政策時,要求于2023年底前完成公募基金證券交易傭金費率的下調。
此前,券商向公募基金收取的交易傭金普遍在萬分之八左右。如今,在降傭降費氛圍之下,有些券商面向頭部公募基金收取的交易傭金已經下調至萬分之六甚至更低,有市場聲音稱,未來或將進一步降低至萬分之四。
事實上,目前券商面向其他機構的收費標準已低于公募基金,以保險資金為例,目前收費標準約為萬分之四。
由于公募基金向券商支付的交易傭金大部分用于研究所服務,券商經紀業務端僅起到通道作用,且部分券商研究交易傭金在其總收入中的占比高達八成乃至九成,因而交易傭金下調對券商研究所沖擊較大,而對經紀業務影響有限。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港股異動 | 粉筆(02469)早盤持續走高漲近20% 機構預計公司未來3年有望進入利潤快速增長周期
智通財經APP獲悉粉筆02469早盤持續走高漲近20截止發稿漲1959報46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