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株洲淥口區供電公司:“村網”綠色賦能致富路 500畝荒山變“金山”
(資料圖)
7月27日,從油茶山上下來,已經是上午11點多了。看著滿山掛果的油茶樹,雖然沒有到盛果期,但齊國華還是滿心歡喜,憧憬著幾年后的豐收。油茶掛果以來,隔三岔五地,他必定去山上轉一通,他說,就喜歡看這種欣欣向榮、碩果累累的景致。
烈日當頭,陽光灼烤著皮膚。他想起了建在老家淥口區龍潭鎮太田村的榨油廠,決定驅車去看一看。
作為淥口區第一批授牌的“家庭農場”,齊國華和家人精心經營著將近500畝油茶山。從拓荒開墾、選苗栽種,到后期的除草施肥,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山漸漸綠了。今年開春,他決定投資新建一個榨油廠。
選址、建房,在選擇傳統榨油工藝和電榨油工藝上,齊國華猶豫了。此時,他在村部的“電力便民服務點”看到了一份電能替代的宣傳資料。聽聞他的想法,正在座點的國網株洲淥口區供電公司朱亭供電所網格服務員夏建高熱情地接待了齊國華,并向他講解起全電榨油的相關好處。“改為全電榨油后,生產效率是傳統工藝的1.65倍,出油量也會提升10%。”“大家做事的環境干凈,還不用外出采購柴火或煤、油等燃料。”經過一番細致地算賬,齊國華終于堅定了全電榨油工藝的選擇。
“所有的設備到位后,容量可能會超過70千瓦。”最后,齊國華還是把心中最大的擔心說了出來。“你們的電,能帶得動我的設備嗎?”
“沒有問題,我們給你想辦法。”隨后,夏建高緊急將客戶的情況向供電所和公司進行匯報。幾天后,榨油廠所在臺區新增1臺100千瓦變壓器、新架設3檔380伏絕緣線路的供電方案送到齊國華手中。
談及建廠時的故事,齊國華深有感觸地說:“沒想到供電公司不僅為我提供了榨油工藝的最佳方案,還為我免費解決供電難題。”
在供電公司和村組的支持下,榨油廠很快建了起來。淥口區是全省茶油大縣,也是全省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和核心縣,有茶油坊(廠)120余家,年產茶油2000噸以上。去年以來,國網株洲淥口區供電公司充分利用散布在全區139個行政村(社)的“電力便民服務點”,大力推進“全電廚房”“全電校園”“全電物流”“全電榨油”“全電養殖”“全電制茶”項目的進村入戶,催生了每年近3000萬千瓦時的電能替代市場。
綠色“村網”賦能致富路,民生得實惠。“高產期每畝可以采摘茶籽3000斤,每10噸茶籽可以產3至4噸茶油。”齊國華介紹說,4年后,自己承包的茶山就可以進入盛產期了。
(王瀚輝)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第一太平(00142)發布聯營公司PLDT中期業績,股東應占收益凈額184.51億披索,同比增長9.92%
智通財經APP訊第一太平00142發布公司的主要營運聯營公司PLDTInc截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