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央企也缺錢了
文/十一弟
這一輪樓市下行周期,央企逮到了上位的機會。
今年,房企銷售榜單上,排名前五的開發商,四家都是央企。
(資料圖)
民企排著隊地挨個倒下,央企卻活得風生水起——
華潤、中海、保利、招商,這兩年的胃口,越來越大,吃掉了不少市場份額。
但有一家央企開發商,活得挺憋屈,沒能找到存在感。
這兩天,中糧集團旗下的地產平臺——大悅城,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兜售資產。
大悅城轉讓的是一家企業股權——
上海鵬利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持有上海中糧海景壹號的三棟公寓樓。
其他央企都在忙著拼爹搞錢,大悅城卻要靠賣兒子換錢。
中糧海景壹號的位置,幾乎是上海最好的核心地段——
它就在黃浦江畔,處于陸家嘴商圈,旁邊是上海中心、湯臣一品、仁恒濱江園。
十一弟查了下,目前,中糧海景壹號掛牌的二手房,只有一套——
340平米,四居室,掛牌單價超過29萬/平米,總價一個小目標。
中糧海景壹號的二手房,最近一次成交,還是在三年前——
成交單價將近16萬/平米。
更早一些,中糧海景壹號的價格,賣到過20萬/平米。
這算得上是國內最核心的城市、最核心的地段上,最有價值的房子了。
但大悅城財大氣粗,一拿出來兜售叫賣的,就是三棟樓。
十多年前,中糧海景壹號就已經建成竣工了。
當時,大悅城開發了六棟樓——
其中三棟對外出售,保留了三棟用于自持,作為公寓對外出租。
它把這三棟樓委托給了新加坡輝盛集團,進行酒店式公寓管理。
這十幾年,大悅城雙手插兜,一直坐在黃浦江邊上收租。
中糧海景壹號的這三棟樓,一共有185套房,建筑面積4.9萬平米。
每套房的面積,都是兩三百平米,一個月的租金,最少也要五萬多塊錢。
去年,這三棟樓的出租率,達到了九成以上。
一年下來,租金就能收回來兩三個億。
從建成到現在,大悅城自持這三棟樓,已經有十幾年了。
但在今年,它決定拿出來賣掉換錢。
大悅城并不是分割散售,而是把三棟樓打包在一起,找買家整售出去。
它的掛牌價,只有41個億。
折算下來的單價,每平米大約是8.4萬/平米。
三年前,中糧海景壹號二手房的成交價,就接近16萬/平米。
跟之前相比,大悅城在今年整售賣樓,相當于打了個對折。
整售、打折,大悅城急需完成交易,拿到現金。
這是一個撿漏的機會——
有實力的買家,半價接盤,拆開了對外散售,照樣有賺頭。
即便是大央企,由于銷售下滑,大悅城在今年的資金壓力不小。
今年前七個月,大悅城的銷售額,大約為260多億。
去年同期,當時它還賣了300多億。
而把中糧海景壹號這三棟樓賣掉,不僅能套出現金,還能解決虧損的問題。
上海鵬利的凈資產,只有7個多億。
大悅城以41億的價格掛牌,有不少溢價。
若上海鵬利能夠如愿轉讓出去,大悅城預計能夠錄得一大筆出售收益。
去年,大悅城就已經由盈轉虧了——
全年虧損了22個億。
如果今年再繼續虧損,就可能就要被“ST”,戴上帽子進行退市風險警示了。
背靠最有實力的央企大股東,大悅城卻走了下坡路。
翻翻兜里,既能增加幾十億投資收益,又容易出手的資產——
可能就只有手上自持的中糧海景壹號的這三棟樓了。
雖然是大央企,但大悅城對這三棟樓的出租經營,效益很差——
去年,上海鵬利的租金收入有兩個多億,結果虧損了將近一個億。
兩年前,上海鵬利也虧損了差不多六千萬。
持有最核心的資產,收租都能搞得虧損。
這樣一手好牌,讓大悅城打得稀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