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質 齊河打造國內一流宜居城市環境
八月,夏暮秋初,一半是夏花的絢爛熱烈,一半是秋風的清爽沁涼。走在齊河縣街頭,統一粉刷成黑色的燈桿復古與莊重感十足,穿城而過的大清河波光粼粼,水中的接天蓮葉讓人心曠神怡。
從獲評全省首個縣級“百園之城”,到創建被譽為“綠色奧斯卡”的國際花園城市,齊河縣通過構建“大住建”格局,實現城市建設管理一體化,全面做好精細化建設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城市居住環境,打造宜居、健康生活方式。
(相關資料圖)
一個路桿“身兼數職” 去除雜亂標識標牌
“之前路邊燈桿是白色的,格外明顯,放眼望去都是燈桿,連旁邊的綠化帶都被‘比’下去了。自從涂成黑色之后,有種和城市融為一體的感覺,用一句網絡流行語說就是,燈桿再也不是‘顯眼包’了。”說起這些年城市環境的變化,42歲的王先生說出了他的直觀感受,就連路口的交通指示牌,也由原來的多塊,整合成一塊,簡潔又大方。
燈桿顏色的改變,指示牌的由繁到簡。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往往體現在細枝末節,其受益者不僅是群眾,還有政府。
2021年,齊河縣僅投入360余萬元,就實現了支出5000萬元的效果。當年,全縣部分路段路燈桿、信號燈桿以及標識標牌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銹損壞。全部更換需要5000萬元以上的資金支出,但僅進行除銹、粉刷等作業,只需360余萬元。于是,齊河縣通過借鑒杭州、上海等地做法,去除非必要和雜亂的標識標牌,進行合桿,同時沿用傳統黑色燈桿的顏色進行復新,既保護了老舊路燈桿、信號燈桿以及標識標牌表面,延長使用壽命,又有效節約了財政資金。
如果說齊河的燈桿是沉著、穩重的,那么齊河的道路則是色彩斑斕的,因為它有紅、黃、綠三種顏色。一條道路3種顏色,是按照“機非分離,人非分離,各行其道”的原則,通過鋪瀝青后噴涂不同色彩的顏料劃分車道,將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嚴格分開。
根據調研發現,目前全縣道路提升改造完成的路段,市民按照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通行的比例大幅提升,不僅保障了群眾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提高了機動車道的車輛通行效率。
從全球50多個城市脫穎而出 當選國際花園城市
夜幕之下,華燈初上。隨著白天暑氣的逐漸消散,大清河邊熱鬧起來,大家不約而同地來到此處,納涼、聊天,盡情享受著晚風的吹拂。年過五旬的劉阿姨,是這里的常客,除了寒冷的冬季,幾乎天天過來。“我家離這不遠,吃完飯也沒什么事,就來這里玩,時間長了,還認識了不少姐妹呢。”她便搖扇子便說,其實不光這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公園,可以選擇的地方有很多。
擁有117個公園游園的齊河縣,成功當選全省首個縣級“百園之城” 。據齊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990.49公頃、公園綠地面積361.5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6%,“2021年,齊河縣從全球50多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被譽為‘綠色奧斯卡’的國際花園城市稱號,并獲得健康生活方式單項獎,成為國際花園城市評選以來全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小城市。”
到公園游玩好停車嗎?這點您完全不用擔心。齊河縣為有效解決城區車輛保有量迅速增長與城區內車位數不足之間的矛盾,對公園、廣場等休閑綠地周邊11個停車場,實行24小時免費停車;對去年以來提升改造的22個停車場前兩小時全部實行免費停車;在工作日下班1小時后到次日上午8:00前、節假日,實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免費停車。目前,城區現有和在建停車位共計100409個,可以有效緩解未來一段時間的車輛停放壓力。
實施棚改項目20個 惠及群眾6萬余人
精細化管理,一頭牽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近年來,齊河縣堅持以一線城市標準規劃、建設和管理,以“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為著力點,高標準打造“主城區、城南新區、開發區、生態城”四大板塊。
按照“政府主導、國企實施、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引入大型央企、國企,投資160億元實施棚改項目20個,惠及群眾2萬余戶、6萬余人;投資2.12億元改造老舊小區90個,惠及群眾7271戶、2.6萬人。同時,實施13條道路雨污分流及提升改造工程和22項城鄉防洪除澇工程。近5年來,棚改及配套設施、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直接拉動投資200余億元、盤活土地9380畝。
依托國家級大清河水利風景區優美環境,投資200億元高標準建設7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務區,引進未來城—金融商務港、清明上河街、萬達廣場等重點項目,文化科技藝術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城市配套項目加快推進,周邊擁有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崇德尚文學校等教育、醫療資源,全力打造集政務服務、金融辦公、商業休閑、文化健身等全功能要素于一體的城市經濟核心區。
齊河縣堅持先造環境再造城、先導功能再開發,融入“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綠、三分之一開發”的主導理念,規劃了旅游度假、高新技術和商務新城三大產業板塊,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旅游度假名城、科技創新名城和現代商務新區。
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 全覆蓋監管房產企業
今年7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穩住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兩根支柱,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早在多年前,齊河縣就已認清這一點,不斷強化企業扶持培育力度,積極為企業排憂紓困。2022年,齊河縣獲評山東省建筑業跨越發展縣。
成績的取得,源于平時的精細化管理。齊河縣通過加強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嚴格規范建設各方主體行為,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秩序。采用“雙隨機、一公開”強化日常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核查建筑業企業人員社保及項目人員在崗情況,抽查企業市場履約行為,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立即記入不良行為,并視具體情況按程序進行處理。同時加強項目招投標監管、合同履約管理,嚴厲打擊違規串標、掛靠資質招標,違法轉包、分包等行為,維護好建筑市場規范運行。
齊河縣將房地產市場建設作為重點任務納入重點工作,堅持促發展、防風險同抓并舉。先后出臺一系列政策,通過實施發放購房補貼、制定企業紓困措施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強化質量監管,對全縣開發企業(項目)、中介機構開展不間斷巡查。充分發揮預售資金監管在保障項目順利建成交付中的壓艙石作用,按照“專戶專存、專款專用、全程監管、節點控制”的原則,對縣域內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管。
記者:王錚 編輯:張麗 校對:劉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