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店頭鎮:“網格+”推動 基層“大治理”
(相關資料圖)
臨沭縣店頭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細化網格管理,積極探索“網格+”工作管理模式,以“小網格”實現“大治理”,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格+黨建,構建現代化基層治理體系。店頭鎮以農村黨支部為核心,按照“基礎網格-微網格-街巷長”的順序,合理劃分網格,搭建網格共治平臺,構建“以村黨支部為基礎,6個工作區為支撐,45名網格員為抓手”的三級網格治理服務體系。同時,以“黨員+村民代表+入黨積極分子”為主,推動力量下沉,根據網格服務事項清單,按照“經常訪、及時記、實時報、隨手做、定期議”的工作原則,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目前,共有50余名鎮直黨員干部下沉到網格管理中,直接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
網格+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依托“三級”網格治理服務體系,實現了服務觸角的延伸。在網格中,網格成員每日開展網格巡查,主動排查化解環境污染、矛盾糾紛等問題,做到主動發現、及時整改。同時借助網格資源,扎實推動網格與鄉村文化的高度融合,各網格吸收文藝人員、征集群眾需求,先后成立了秧歌隊、廣場舞團隊,定期組織開展文化活動,滿足了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網格+宣傳,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基于農村網格工作實際,正確的政策理解能減少大量矛盾。村居在處理低保戶和公益崗申請時,店頭鎮要求各村干部、網格員必須理解相關政策流程,不僅要做到正確宣傳政策,還要在群眾咨詢時能準確講解政策,第一時間消除群眾疑慮。同時,不斷創新宣傳載體,成立網格宣傳隊伍,打造網格宣傳陣地,借助微信群、宣傳手冊、入戶走訪等方式,定期對消防安全、非法集資、網絡詐騙、掃黑除惡等法律法規進行講解,有效提高了網格群眾的防范意識。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思晴 報道)
責任編輯: 杜輝升
上觀號作者:大眾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