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出爐:8月湖北可能發生階段性高溫干旱
8月3日,記者從湖北省減災辦獲悉,多部門對8月湖北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了會商研判。據綜合分析,8月份湖北有可能發生階段性高溫干旱和區域性暴雨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較高;強降雨、高溫天氣將對農業生產、交通安全、文化旅游等產生不利影響。
省減災辦有關人士介紹,入夏以來湖北省總體維持高溫少雨、短時強對流天氣偏多的氣象特點,自然災害風險呈逐漸抬頭趨勢。進入8月,盛夏季節氣候特征更加明顯,是防汛抗旱“七下八上”關鍵期,發生季節性災害的高峰期。
階段性高溫干旱災害有可能發生
(資料圖片)
今年入汛以來,受多輪強降雨影響,湖北省氣象干旱現象有所緩解,但總體偏旱的局面沒有改變。截止7月底,長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九江站水位與多年同期相比總體偏低,漢江中下游干流皇莊至漢川站水位與多年同期相比偏低,除清江恩施站外,省內重要河流水位與多年同期相比普遍偏低。全省湖、庫、堰、塘總蓄水量198.3億立方米,與多年同期均值及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據分析,8月份,湖北省大部地區和長江流域大部降水偏少1~2成;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區偏高0.1~1.3℃,其中有2次高溫過程,分別出現在8月上旬中后期和8月中旬中后期至下旬前期,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
預計8月份湖北省大部地區仍將維持晴熱高溫少雨天氣,全省發生大面積干旱的可能性較小,但輕到中度氣象干旱將會由點到面發展。需重點關注蓄水偏少、水源條件偏差、來水偏枯等地區的供水、用水困難。在確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加強水資源調度和管理,做好應急供水準備,防范階段性高溫干旱。
區域性暴雨洪澇災害風險較高
7月份,湖北省平均累計降水量183.1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時空分布不均。暴雨落區多次出現在鄂西南南部和鄂東,以短時強降水為主,面弱點強,伴隨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強降雨造成局地城市內澇、房屋損毀,引發山洪、地質災害。
8月份湖北省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易發,需防范區域性暴雨洪澇,及局地強降水引發山洪、房屋損毀等次生災害。
森林火險等級相對較低
7月份,湖北省森林火險等級為一級(低度危險)。據預測,8月份全省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全省大部地區仍將維持晴熱高溫少雨天氣,森林火險等級略有上升,預計8月份全省森林火險等級為二級(危險)。
省減災辦有關人士提醒,盛夏季節持續晴天高溫可能會在局地推高森林火險等級,森林防火任務會有所加重。各地需繼續加強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和防火巡護,嚴防人為因素誘發森林火災。
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高
據統計,近十年的8月份,全省累計發生地質災害262起,占近十年來地質災害發生總起數的6.35%,處于地質災害中發態勢;主要災害類型為滑坡、崩塌;主要引發因素為強降水和建房(修路)切坡;主要發生在鄂西北山區、鄂西南山區、鄂東南低山丘陵區等地。
省減災辦有關人士提醒,根據歷年同期地質災害基本情況特征及其發展趨勢,結合氣象信息,預計8月份全省地質災害整體處于中發態勢,主要以小型滑坡、崩塌為主。鄂西南山區恩施、宜昌,鄂西北山區十堰,鄂東北低山丘陵區黃岡,鄂東南低山丘陵區咸寧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荊門、黃石、鄂州等礦業集中區有一定地面塌陷風險,三峽庫區涉水庫岸存在一定塌岸風險。要注意建房切坡、修路切坡、采礦、抽排地下水等人類工程活動以及局地強對流天氣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防范。重點關注三峽庫區、清江庫區和丹江口庫區,鄂西山區及鄂東南礦集區,鄂東巖溶發育區等區域的隱患排查和監測工作。
強降雨對交通安全和旅游行業有不利影響
該人士提醒,交通安全方面,需防范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可能導致的交通沿線積水滲水涌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和局部路段大霧天氣對交通安全產生不利影響。要加強交通道路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旅游安全方面,盛夏旅游高峰期,需重點防范宜昌、黃岡、十堰、恩施、神農架等地旅游景區和未開發“網紅景點”的地質災害,做好漂流、涉水項目的安全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