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甘肅】七夕“浪漫經濟”升溫 臨夏市每天20萬支玫瑰俏銷全國
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智能化溫室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任磊
娜歐米、紫霞仙子、洛神、粉紅雪山……七夕臨近,以鮮花為代表的“浪漫經濟”日漸升溫,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進入全面備貨狀態,工人們正加緊采摘包裝10種鮮切玫瑰。每天,這里的20萬只玫瑰都會通過全國5個分倉,點對點冷鏈、空運至全國客戶手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4日,甘肅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臨夏州。記者了解到,在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通過高科技種植,玫瑰“春種夏收”變成了真正的“四季收獲”。
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內不同品種的鮮切花展示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高品質花卉消費激增。”臨夏億農農牧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友表示,高端鮮切花卉市場廣闊,但國內花卉種植設施相對簡單,生產水平不高,高品質鮮切花依賴進口,造成了國內玫瑰花鮮切市場“有好價,無好花”的現狀。
臨夏市位于甘肅中部,設施園藝相對落后,但卻擁有花卉種植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海拔高、光照充足、霜期短、花卉病蟲害少,非常適合發展智能溫室花卉產業。”張永友說。
在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一期項目記者看到,20萬平方米的高新智能化溫室,配套著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智能設備和技術。應用現代化高科技智能集成控制系統,能精準地為棚內玫瑰提供最適宜的溫度、光照、濕度及水肥環境。
“這就是我們的玫瑰為何能四季出產,且花頭大、顏色正、花枝粗壯、保鮮期長,質量在全國前列的秘訣。”張永友說,區別于其他大棚種植、散戶種植,通過科技生產,玫瑰花生長周期大大縮短,AB級玫瑰切花率為85%以上,實現了產能和效益最大化。目前,生產的“超級玫瑰”主要銷往云南、河南、陜西、北上廣深等地,年產值可達1.8億元。
在臨夏市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工人們加緊采摘鮮切玫瑰
同時,鮮花港帶動周邊農民500余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家住臨夏市的張婷婷之前在八寶茶廠工作,一個月工資2500元,現在在花港運送包裝物料,每月收入能到3000多元。“天天跟鮮花打交道,不僅工資提高了,人的心情也好了。最重要的是,每天8小時,按時上下班,不耽誤照顧孩子。”張婷婷說。
該項目的實施,全面提升了臨夏市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在高新科技展示、環保可持續發展、高效能生產、品牌化銷售等方面為中國花卉產業樹立了新的標桿。下一步,該鮮花港引進的鮮花品種及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將逐步轉化利用到牡丹、芍藥等本地品種上,與當地文化特色和鄉村旅游有序銜接,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下面三大景區門票總收入為972萬元。兵馬俑占5分之2,多少萬元,華山占幾分之幾,總收入331.2萬元。黃帝陵占27分之7,多少萬元
一、下面三大景區門票總收入為972萬元。兵馬俑占5分之2,多少萬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