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鄉:從政務之“變”到政務之“便”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從審批流程“大瘦身”到審批時限“大提速”,從“拿地即開工”到“驗收即領證”,從“多次跑”到“一次跑”甚至“不用跑”,湖南湘鄉市一步一個腳印,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不遺余力推動“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走深走實,讓企業、群眾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驗,實現政務服務精彩“蝶變”。
【資料圖】
開通“綠色通道”變“多次跑”為“加速跑”
今年以來,湘鄉市“狠抓項目年,全力拼經濟”主題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全市上下掀起了抓項目、拼經濟高潮。在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基礎上,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抓好項目的“頭號工程”,著力破解營商環境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重大項目開辟審批服務“綠色通道”,促進審批提速提效。
湘鄉市第四中學提質改造教育項目是湘鄉市“四個十大”重大項目之一。該項目從去年著手申辦國土證和建設工程許可證,但因涉及舊教學樓歷史遺留問題,手續較為繁瑣,證件遲遲沒有辦下來。
“綠色通道”服務組上門對接(譚浪 供圖)
今年3月,湘鄉出臺了《湘鄉市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施辦法》的通知,將十大重點工業項目、十大重點農業項目、十大重點文旅商貿項目、十大重點民生項目納入“綠色通道”服務中,成立了“四個十大”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服務小組,每個項目都明確了1名“綠色通道”服務組負責人和4名工作人員,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全程幫代辦,對碰到的難點、堵點問題,“一事一議”專題研究解決。
湘鄉市第四中學提交相關申請后,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綠色通道服務組”主動與校長黎丙初聯系,多次上門服務,調度銜接,有效推動了項目進度。“目前已經辦理好了國土證和建設工程許可證,預計今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黎丙初說。
推行部分工業投資項目“交地即開工”、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交房即交證”……“湘鄉速度”背后,是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隨著政務服務優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湘鄉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一網通辦”,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今年已辦理86178件,同比增加9.6%;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收集企業群眾反映的“疑難雜癥”問題,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設立集準入準營、惠企服務、企業訴求等功能于一體的“企業服務專區”,截至目前,已為279家企業提供暖心“幫代辦”服務,為企業提供免費印章583余套。減事項、并流程、縮時限、優服務,各項工作亮點紛呈,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為群眾“解難”從“跑斷腿”到“足不出村”辦政務
“辦事磨破嘴,蓋章跑斷腿”,這句看似夸張的順口溜,飽含著早些年辦事群眾的辛酸與無奈。泉塘鎮泉塘村33組村民吳強對此深有體會。2013年,他辦理一胎生育證時,需要準備好戶口本、結婚證、生育登記表等相關材料,先到村上打證明,然后再到鎮上衛健部門錄入相關信息,大約3天才能領證,需要來回跑兩三次。
吳強在泉塘村便民服務中心窗口辦理生育證(譚浪 供圖)
2021年,吳強辦理二胎生育證時,只需要到村上便民服務中心的“一門式”綜合窗口,提交相關資料后1個小時內就能領證。“現在真是太方便了。”吳強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吳強的一次親身體驗,也是湘鄉鄉鎮、村(社區)群眾辦事方式的重大變革。如今,“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不僅在城區,在鄉鎮、村(社區)也全面普及。
近年來,湘鄉對335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改造升級,每個村(社區)政務服務大廳均設置1個綜合受理窗口,配備1名35歲以下大專以上文化的“一門式”操作員,全面打通鄉鎮(街道)、村(社區)網絡通道,完成全市電子政務外網及“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就業創業證等44項政務服務在335個村(社區)都能順利辦結,為基層群眾打造好家門口的“服務站”,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政務服務的“標尺”,就是老百姓的評價。如今“進一扇門、找一個窗、上一張網”就能辦成事,甚至“您點單、我來辦”,推行全程幫代辦,實現“一次不用跑”,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今后,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通過實施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和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各進駐部門窗口‘首席代表’會商解決重大項目審批報建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助推湘鄉經濟高質量發展。”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其敏表示。(譚浪 陳樹理)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裝甲核心6:境界天火》制作人訪談:邁出全新一步"/> 主站 商城 論壇 自運營 登錄 注冊 《裝甲核心6:境界天火》制作人訪談:邁出系列的全新一步 太...
《裝甲核心6:境界天火》制作人訪談:邁出系列的全新一步太空熊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