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梧州》各級主流媒體關注報道工業、交通和民俗活動等情況
最近以來,國內、區內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如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學習強國以及《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等,關注報道梧州市工業、交通和民俗活動等情況。
現將近一周主要媒體平臺報道梧州的摘選部分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摘要
8月21日
一、熱點報道
1.新華網、人民網、學習強國、《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轉發報道《上半年梧州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3.89億元》
2.新華網、人民網、《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轉發報道《廣西實施林業科技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科技創新助現代林業強區建設行穩致遠》
二、人民網
1.梧州市園區統戰工作邁入新階段
三、學習強國
1.梧州市以政法服務推動鄉村振興
2.如何打造“搶不走的體育課”
四、《廣西日報》
1.生態循環養殖
五、廣西新聞網
1.梧州市上半年規上文化產業延續增長態勢
2.梧州市穩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深入實施教育提升工程
8月22日
一、熱點報道
1.學習強國、《廣西日報》轉發報道《【要聞推薦】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梧州):2023年上半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九十一億元》
2.學習強國、《廣西日報》轉發報道《【縣域新聞】廣西藤縣“評星制”治理模式引領文明風尚》
二、人民網
1.廣西梧州:修繕文物建筑 推動文旅融合
2.廣西藤縣:做彩糍迎乞巧
三、學習強國
1.廣西:科技創新助現代林業強區建設行穩致遠
2.【鄉村振興】微現場|廣西梧州市長洲區:巨稻飄香 富到萬家
四、《廣西日報》
1.蒙山 云上平臺推動人大履職便捷化
2.萬秀區 深化“親清”惠企措施
3.桂東公路發展中心主題教育與為民辦實事互融共促
4.蒙山縣夏宜瑤族鄉: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5.岑溪市誠諫鎮 特色養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6.首座GIS智能變電站亮相岑溪
五、廣西新聞網
1.藤縣舉辦乞巧節系列活動
2.上半年岑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36億元同比增長7.5%
3.農行蒼梧縣支行:存款穩步提升 為地方經濟發展儲蓄力量
4.郵儲銀行藤縣支行:舉辦廉潔警示教育培訓
8月23日
一、熱點報道
1.中國新聞網、《廣西日報》轉發報道《廣西藤縣乞巧節:乞與人間巧 民俗文化魅力無限》
二、人民網
1.廣西藤縣:“非遺”傳情 歡度七夕
三、《光明日報》
1.立德樹人 推動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學習強國
1.【百靈視界】微現場|廣西藤縣太平鎮:乞巧盛會 七夕傳情
五、《廣西日報》
1.桂東公路發展中心主題教育與為民辦實事互融共促
2.蒙山 云上平臺推動人大履職便捷化
3.萬秀區 深化“親清”惠企措施
4.岑溪市誠諫鎮 特色養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5.蒙山縣夏宜瑤族鄉: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6.首座GIS智能變電站亮相岑溪
7.上半年岑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36億元同比增長7.5%
六、廣西新聞網
1.梧州市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提質增效
2.岑溪市建設首個供大灣區的千畝蔬菜基地
8月24日
一、人民網
1.稅務賦能助力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2.梧州市龍潭村:修路解民憂 村民出行路暢心更暢
二、中國新聞網
1.僑界優秀青年胡子俊廣西捐資助學 助力鄉村振興
2.梧州龍圩警方:為民服務“零距離” 點滴小事暖人心
3.武警廣西總隊梧州支隊開展“不負韶華,圓夢軍營”先進事跡報告會
4.“迎學青會”廣西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舞獅、武術)培訓在梧州舉辦
三、學習強國
1.『航拍』廣西梧州:空中的背影(圖)
2.【縣域新聞】2023年上半年廣西岑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36億元 同比增長7.5%
3.【鄉村振興】廣西梧州市龍圩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聚力推進鄉村振興
4.共青團改革 | 梧州市蒙山縣:下好“三步棋”全面加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
四、《廣西日報》
1.藤縣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揭牌
2.上半年蒼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1億元
五、廣西新聞網
1.梧州特色經典粵劇《九寶蓮》等在深圳戲院劇場上演
8月25日
一、熱點報道
1.人民網、學習強國轉發報道《科技創新助力廣西建設現代林業強區》
二、人民網
1.廣西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梧州舉辦
2.旅客遺失近萬元財物 列車工作人員及時幫找回
3.蒙山縣社科聯開展關愛未成年人主題實踐活動
三、光明網
1.粵桂合作共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長廊
四、新華網
1.藤縣:“非遺”傳情 共享七夕盛會
五、中國新聞網
1.廣西梧州:青山高樓云霧繚繞 宛若 “天空之城”
2.廣西梧州:西江黃金水道貨運忙
六、學習強國
1.【百靈視界】微現場|廣西梧州市長洲區:青年“七夕”聯誼派對歡樂多
2.【縣域新聞】廣西藤縣:2023年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6.66億元
七、《廣西日報》
1.上半年蒼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1億元
八、廣西新聞網
1.廣西梧州:上好新兵下連第一課,助力新兵第二適應期
2.農行梧州分行:把特別的愛 “獻”給特別的人
3.梧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
4.梧州市召開中醫藥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5.廣西蒼梧:“茶資源”撬動“茶經濟”
8月26日
一、人民網
1.廣西梧州:電力線路遷改 推進項目建設
2.梧州長洲區:強化三長聯動 賦能鄉村振興
3.藤縣5萬多畝龍眼迎來豐收
4.桂東公路發展中心:努力辦好每件“小事”為群眾幸福“加碼”
5.藤縣:“謀、搶、干”三字訣提速項目建設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6.藤縣摔跤隊捷報頻傳
二、新華網
1.梧州監獄:比賽強技能 實戰練精兵
三、學習強國
1.【百靈視界】廣西蒙山:希望的田野綠正濃
2.2023年航拍“我的美麗家鄉”|廣西梧州:航拍美麗藤縣
3.【縣級融媒】廣西岑溪:“菜籃子”鼓起群眾“錢袋子”
4.【鄉村振興】廣西岑溪:培育山羊新品種 農民致富喜洋洋
四、廣西新聞網
1.梧州:落實落細稅惠政策助企發展添信心強動力
2.工行梧州河西支行多舉措提升老年客戶群體服務水平
8月27日
一、人民網
1.廣西梧州: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助農
2.廣西梧州:電力搶修保供電
3.廣西梧州:新生軍訓 磨煉意志
二、《廣西日報》
1.藤縣為1.4萬大學生辦理生源地貸款
■ 8月21日
一、熱點報道
1.新華網、人民網、學習強國、《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轉發報道《上半年梧州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3.89億元》
新華網 截圖
建設農村公路項目2066項,完成投資2.77億元,梧州市長洲區倒水桂江公路大橋項目主體完工,赤水圩作業區碼頭三期工程1#-4#泊位基本完工,柳梧鐵路、南深鐵路玉林至岑溪段、蒼梧至容縣、平南至岑溪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全面全線加快建設,目前在建高速公路211公里、鐵路95公里。
一個個項目的推進,見證上半年梧州市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的欣喜變化。今年以來,梧州市交通運輸系統聚焦“交通強市”戰略,全力服務重大交通項目,奮力推進“兩灣”聯動樞紐港各項建設,全面提升行業監管服務,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雙過半”,多項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指標完成良好,排名全區靠前,全市交通運輸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上半年,梧州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3.89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2.8%,同比增長27.32%,實現“雙過半”。
同時,上半年,該市完成公路客貨運周轉量24.0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84%,增速在全區排第4;完成水路貨運量2609萬噸、貨物周轉量83.1744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6.42%、8.68%,周轉量增速在全區排第5;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316.75萬噸,同比增長20.34%,在全區排名第4;集裝箱吞吐量45.7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18%,占全區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的68.8%。(梁乾勝 袁海明)
2.新華網、人民網、《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轉發報道《廣西實施林業科技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科技創新助現代林業強區建設行穩致遠》
新華網 截圖
廣西松樹單位面積最高蓄積生長量達每年每畝2.6立方米,創生長速度世界紀錄;
廣西首次系統性繁育出馬來穿山甲子三代并成功存活,突破馬來穿山甲救護與人工繁育世界性難題,填補國內外研究空白。
……
近年來,廣西強化林業科技攻關,在用材林、經濟林等特色產業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引領現代林業強區建設的不竭動力,助推全區林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用材林良種選育為高效培育森林資源提供了強力支撐。歷經多年精心選育,我區累計培育松、杉、桉等林木良種277個。廣西松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松樹單位面積最高蓄積生長量達每年每畝2.6立方米,創生長速度世界紀錄。選育的杉木良種優良林分年平均胸徑、樹高、材積生長量分別達到2厘米、2米和每畝2立方米以上,比國家杉木速豐林標準提高1倍以上,創下全國杉木產量之最。
此外,廣西自主選育的DH系列、廣林系列桉樹優良無性系助力桉樹成為國產木材冠軍樹種,以不到全國1.4%的林地面積生產出全國30%以上的木材。
2023年5月,廣西桉樹育種實驗材料首次飛向太空開展空間搭載實驗,進一步加快高產、優質、強抗逆桉樹新品種選育進程。一系列主要用材林優良種系有效解決廣西林業種業“卡脖子”問題,為建設全國最大國家儲備林基地、打造萬億林業產業提供堅實保證。
廣西是油茶種植傳統產區,也是全國重點產區。為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廣西不斷加大油茶研發和科技推廣應用力度,油茶籽產量實現穩步提升、示范林最高單產連創新紀錄。選育出全國首個油茶良種——岑溪軟枝油茶,共培育油茶良種37個,實現油茶造林100%良種化。利用岑軟系列良種苗木新造林面積220萬畝,占新造林面積的80%以上。據測算,岑軟系列無性系5年進入盛產期,標準化經營管護下茶油產量每畝40公斤以上。特別是新培育的香花油茶,2022年測定最高茶油產量每畝121公斤,創全國油茶單產新高,為油茶高產穩產、油茶產業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廣西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依托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盟林業合作研究中心,與亞洲、非洲等開展油茶、桉樹、松樹等林業科技合作交流,圓滿完成外交部首批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資金“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油茶良種選育”項目,項目實施獲合作方高度好評和外交部充分肯定。
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強區離不開林業科技創新的支撐。截至目前,我區以廣西林科院為代表的科研院所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341項,完成成果登記1117項,其中5項成果入選國家林草局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100項,科技賦能日益成為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王艷群)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 8月22日
一、熱點報道
1.學習強國、《廣西日報》轉發報道《【要聞推薦】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梧州):2023年上半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九十一億元》
學習強國 截圖
簽約項目21個,開工項目10個,竣工投產項目2個;引進2家“四類500強”企業以及3家“專精特新”企業,在談項目30個,計劃投資總額75.16億元……一組組數據折射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梧州)(以下簡稱試驗區)2023年上半招商引資取得的突破,新簽約項目蓬勃興起,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招商引資是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地區發展的源源動力。2023年以來,試驗區緊緊圍繞靶向招商,堅持實效導向,全力推進各項既定目標。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管委會主任于毅輝表示,試驗區2023年以來始終堅持“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招商思路,以光伏新能源、醫藥器械、寶石產業升級和保稅加工等為主導產業,緊密圍繞現有產業基礎,采用產業鏈招商、靶向招商和“一把手”招商等方式,不斷推動產業集聚,為招商引資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目前,試驗區已形成以國光科技、長燊科技、欣億光電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及中恒、神冠為龍頭的醫藥食品產業集群。同時,通過優化項目審核流程,設立專職人員跟蹤督促項目落地等方式,各部門、各行業密切合作,開辟招商引資的快車道,加速項目實施落地,以高速度和實際效果吸引產業項目的投資入駐。
廣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是試驗區2023年在大灣區招商引進的企業之一。“我們的項目被試驗區招商引資團隊所吸引,政府部門的誠意讓我們堅定了在梧州扎根的信心。”廣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同慶說,通過前期調研和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該公司總投資1億元的莫桑鉆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在試驗區得以快速落地。
據介紹,該公司整合了莫桑鉆研發、加工、生產、設計和銷售等多個環節,年產銷量高達2000萬克拉,占據國內莫桑鉆裸鉆市場總額的50%以上。在試驗區的扶持下,該項目在2023年6月份投產,并迅速達到了上規入統標準。
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試驗區高新片區瞄準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通過靶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進了沐邦高科、珠海科創儲能pack電池產線、鑫昊新能源3家企業,預計年產值150億元。目前試驗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在談項目12個,總投資額130億元。高新片區在原有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基礎上,引進了2家“四類500強”企業以及5家“專精特新”企業。
試驗區圍繞鏈主型龍頭企業深入開展關鍵產業鏈增鏈、補鏈、強鏈專項行動,支持企業通過并購、引進、參股等方式增鏈、補鏈、強鏈,吸引國內外科研力量、配套企業、生產性服務企業等優質要素資源入園發展。同時,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規劃面積超5000畝的高新區二期進行優化布局,重點圍繞光伏組件、逆變器、儲能等新能源產業鏈延鏈、補鏈,開展鏈式招商提升產業競爭優勢,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實現協同發展,全力打造超300億元的廣西光伏新能源產業基地。在新的招商模式下,引進了萬順鍛壓高端裝備制造項目、中順智能環保康養護理用品科技產業鏈項目、深圳科納激光傳感芯片和照明系統生產基地項目。
試驗區強化“平臺公司+園區”招商機制,發揮平臺公司“引導產業投資、促進產業升級”的功能,吸引戰略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產業基金、硅碳新材料基金、風投、創投等科創要素匯聚產業園區。持續完善園區“資本+服務”雙驅動的配套體系,打造產業生態豐富的園區招商載體,實現項目快速落地、企業創新發展。
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試驗區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91.8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4.64%,其中制造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5億元,占比89.9%;上半年一共簽約并入統項目21個,總投資額128.3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1.73%,其中新簽約制造業項目總投資額126.8億元,占比98.8%;駐點招商新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額117.8億元,完全成年目標任務的153%。這批簽約項目中,屬于“四類500強”和“專精特新”的企業各3家,為試驗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學習強國、《廣西日報》轉發報道《【縣域新聞】廣西藤縣“評星制”治理模式引領文明風尚》
學習強國 截圖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金雞鎮同榮村鑼鼓喧天,龍騰獅舞。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干部提著“金榜題名”的牌子,來到準大學生姚樺茵家中為她送上祝賀,同時向她家授予一顆“學士星”,并懸掛在家門口的“評星榜”上。
2023年高考,姚樺茵考上了暨南大學,獲得了“學士星”。這顆星是他們家的第13顆星,家門口的“評星榜”上掛滿了星。
近年來,藤縣聚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積極探索“評星制”“積分制”等基層治理的新路徑,開創鄉風文明建設新局面。同榮村為了鼓勵村里更多學子努力學習,考上優秀的大學,同時營造尚德爭先的文明鄉風,村委舉行授予“學士星”儀式,讓更多村民參與“評星制”治理。
“很高興能考上大學,為家里贏得一顆‘學士星’。‘評星制’對我們整個家族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后我家將繼續按照評星標準去做,爭取獲得更多的星。”姚樺茵說。
同榮村由黨員任組長,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和村賢任組員,在每個村民小組成立由3—4人組成的評星小組,圍繞鄉村治理內容和營造尚德爭先村風民風,設立“衛生星”“公益星”“黨員星”“學士星”等12項評星內容,由評星小組隨時對各戶情況進行評定,符合條件的授予相應的“星”,并張貼在每家門口的“評星榜”上。如今,同榮村形成了群眾參與度高、運行效果好的鄉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重塑鄉村治理、提升鄉風文明的新路子。
“通過評星制,提高了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今天我們通過舞龍舞獅送星上門這個儀式,鼓勵村里的大學生學好本領,將來為社會、為家鄉做貢獻。”金雞鎮同榮村黨支部書記姚易朋說。
鄉風文明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礎。近年來,藤縣大力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因地制宜在各鄉鎮推行“評星制”“創星制”“積分制”等治理方式,持續推動鎮村環境治理,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打造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提供有力支撐。
■ 8月23日
一、熱點報道
1.中國新聞網、《廣西日報》轉發報道《廣西藤縣乞巧節:乞與人間巧 民俗文化魅力無限》
中國新聞網 截圖
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22日電(羅金霞 黃石芳)8月21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3年“我們的節日·七夕”暨藤縣太平鎮七夕節俗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活動在太平鎮舉辦。
廣西藤縣乞巧節是當地影響較大流傳較廣的傳統民俗之一,其中以太平鎮的最為盛大。每年的農歷七月初六,太平鎮都會舉辦一場乞巧節盛會進行集體乞巧。
藤縣太平鎮乞巧節各種手工藝品琳瑯滿目。羅金霞 攝
當日,記者在藤縣太平鎮的老三街看到,群眾正在舉行傳統裝飾大游演。據了解,這是本次乞巧節活動新增的節目,活動共有7臺花車進行巡游,群眾扮演八仙過海、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等傳統角色站在花車上,一些群眾則身著旗袍、漢服和各民族服裝,跟著花車巡游。此次活動還新增了舞獅表演、歌舞演出等活動。還開設了特色美食一條街展示、銷售本地特色產品。
“我覺得我們太平鎮這個乞巧節,這幾年是越來越熱鬧,規模也越來越大,慶祝的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參加的人員也是越來越多。除了我們本鎮的人民,還有吸引到很多周邊的鄉鎮、市、縣的群眾過來參加這個節日。更加可喜的是,我們節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來參加,讓這個節日得到了更好的傳承與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藤縣乞巧節)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智文介紹說。
比巧是乞巧節活動的重要環節。當天19時,記者看到在太平鎮的德勝街、上元街、正東街、文武二帝廟門口,人山人海,大家通過“曬巧”或“看巧”來交流技藝和情感。只見長長的桌子上,南天門、凌霄殿、鵲橋、天庭、牛郎織女等手工工藝品做工精美、形象逼真,讓人目不暇接;彩印糍粑、瓜果雕刻等手工藝品造型各異、精致美觀。各種手工藝品琳瑯滿目,讓人大開眼界,吸引大量群眾圍觀和拍照。
當天21時,活動現場還對德勝街、上元街、文武二帝廟、正東街擺放的手工藝品,開展比巧賽評獎。最終正東街獲得最佳造型獎;德勝街獲得最佳創意獎;上元街獲得最佳傳統獎;文武二帝廟獲得最佳風尚獎;德勝碼頭獲得最佳人氣獎;太平鎮二中獲得最佳文化獎,并在乞巧節主會場對獲獎作品進行了頒獎。
據悉,藤縣乞巧節于2014年列入自治區級非遺名錄,主要流傳于藤縣北部鄉鎮。太平鎮的乞巧節通常在農歷的七月初六入夜開始活動,天亮即散。節日活動內容有做糍粑、制作手工藝品、比巧、取“神仙水”等。乞巧節作為流傳已久的傳統節日,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近年來,藤縣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載體,探索民族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傳承與發展的策略、途徑、新模式與新時代意義,推陳出新,在節日活動中增加了聯農帶農、民族團結、禁毒宣傳、精神文明等新時代元素,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優秀民間民俗文化、節日文化,推動文明新風“大培樹”行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完)
■ 8月24日
■ 8月25日
一、熱點報道
1.人民網、學習強國轉發報道《科技創新助力廣西建設現代林業強區》
人民網 截圖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8月15日舉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十八場),介紹廣西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強區有關情況。
廣西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廣西林業系統和廣大林業科技工作者聚焦廣西用材林、經濟林等特色產業,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協力攻關,合作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為代表的科研院所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341項,完成成果登記1117項,科技賦能日益成為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引領現代林業強區建設的不竭動力。
據介紹,廣西累計培育松、杉、桉等林木良種277個。廣西松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松樹單位面積最高蓄積生長量達每年每畝2.6立方米,創生長速度世界紀錄。選育的杉木良種優良林分年平均胸徑、樹高、材積生長量分別達到2厘米、2米和每畝2立方米以上,比國家杉木速豐林標準提高1倍以上,創下全國杉木產量之最。自主選育的DH系列、廣林系列桉樹優良無性系助力桉樹成為國產木材冠軍樹種,以不到全國1.4%的林地面積生產出全國30%以上的木材。2023年5月,廣西桉樹育種實驗材料首次飛向太空開展空間搭載實驗,這進一步加快了高產、優質、強抗逆桉樹新品種選育進程。一系列主要用材林優良種系有效解決廣西林業種業“卡脖子”問題,為建設全國最大國家儲備林基地、打造萬億林業產業提供堅實保障。
此外,廣西不斷加大油茶研發和科技推廣應用力度,油茶籽產量穩步增加、示范林最高單產創造新紀錄。選育出全國首個油茶良種——岑溪軟枝油茶,共培育油茶良種37個,實現油茶造林100%良種化。利用岑軟系列良種苗木新造林面積220萬畝,占新造林面積的80%以上。岑軟系列無性系5年進入盛產期,標準化經營管護下茶油產量每畝40公斤以上。特別是新培育的香花油茶,2022年測定最高茶油產量每畝121公斤,創全國油茶單產新高,為油茶高產穩產、油茶產業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廣西林業系統全力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強區,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廣西連續15年年均完成植樹造林300萬畝以上,2021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82.9%。與2016年相比,全區石漠化土地減少720萬畝,重度石漠化土地減少面積居全國第一位。森林生態服務價值、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均居全國第三位,絕大多數重要自然生態系統、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均得到有效保護,綠色日益成為新時代廣西的靚麗底色。
■ 8月26日
■ 8月27日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胡歌深夜曬大胡子照,發文稱對不起好多人:希望對得起短暫一生
8月29日凌晨,胡歌發文稱:“我盡量我盡量我盡量保持冷靜我對不起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