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和氣候科技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聚焦分布式技術創新攻克CCUS場景分離難題
8月2日,霖和氣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霖和氣候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新材智資本跟投。該輪融資將被用于加大關鍵領域產品開發迭代及產業化示范項目建設,加速團隊擴建、市場開發等。目前霖和氣候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躍為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以U定C” ?解決二氧化碳捕集難、利用難
(資料圖片)
霖和氣候科技是一家以全頻段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為核心、驅動碳中和天平右端新產業賽道的CCUS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以U定C”的CCUS分布式場景解決方案,通過將二氧化碳分布式多源按需捕集和多路徑綜合利用緊密結合在一起,解決工程化移除大氣中和集中排放源的二氧化碳固碳/碳匯問題,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模式和經濟效益之協同,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和綠色循環經濟的融合發展。
【圖注:霖和氣候榮獲“碳中和”領域多個獎項】
霖和氣候科技在碳天平右端首創分布式碳捕集與碳利用兩套顛覆性技術創新體系,先后榮獲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碳中和”領域第一名、總決賽優秀獎、創藍碳中和先鋒獎。所致力提供的以U定C、分布式、模塊化、小型化、按需捕集CCUS解決方案,能夠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顛覆性創新商業模式,當前業務已進入快速擴張爆發期,其易于做到1到N的復制推廣將引領碳天平右端新產業賽道快速大規模發展。
CCUS,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是實現碳中和的兜底技術和必然路徑。目前CCUS解決方案碳捕集和利用端存在嚴重源匯不匹配的情況,掣肘CCUS大范圍落地的核心原因是無法將捕集與利用場景有機結合。
在捕集側,傳統集中式捕集只覆蓋大型集中式排放源,占地面積大且基礎投入高。通常大規模排放源距離碳利用地距離較遠,運輸成本更高。由于傳統碳捕集技術僅輸出高濃度二氧化碳,與下游利用場景多濃度需求難以匹配,極易產生供需脫節和資源浪費。
在利用側,當前行業還是以二氧化碳的埋藏封存為主,無法帶來額外經濟效益。如果利用場景單一或市場容量不夠大,很難利用足量的二氧化碳。并且當前CCUS捕集、利用、封存三個板塊中唯有利用板塊能夠通過市場化產生經濟效益,故只有基于市場化利用場景的需求特性來選擇捕集技術才能打造合理、可復制的規模化場景。利用端場景是分布式的,那么捕集端場景也只有分布式才能匹配。
基于行業痛點,霖和氣候科技將全頻段分布式碳捕集+多路徑綜合碳利用相結合,提出“以U定C”的理念,根據下游利用場景需求倒推出合理的碳捕集工程化路徑和商業模式,實現就地捕集、就地利用,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全球獨創碳捕集技術 多路徑二氧化碳綜合利用
霖和氣候科技自主研發的分布式碳捕集技術主要有兩種:干濕法DAC(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氣捕集)技術、撬塊式煙氣捕集技術。
直接空氣捕集一直是二氧化碳捕集的難點,也是直接應對氣候變化的工程化負碳方式。相比傳統DAC技術本質是沿用傳統煙氣捕集技術,沒有利用空氣特性。
霖和氣候科技的干濕法碳捕集技術采用全球獨創的變濕度碳捕集材料MSCCM,只需變化濕度即可實現吸附及脫附,輸出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能夠最大化借助空氣的自然流通及擴散特性實現捕集,發揮分布式、全頻段、低成本、按需捕集優勢,突破傳統路徑的熱力學天花板,為DAC進一步降本提效。目前霖和氣候科技已打造亞洲首套工業化干濕法DAC系統,預計系統規模化后將成為全世界最經濟的空氣捕集二氧化碳路徑。
【圖注:亞洲首套干濕法DAC系統】
分布式煙氣捕集是目前國內適應場景廣泛的捕集技術。霖和氣候科技研發的小型撬塊煙氣吸附系統設備結構緊湊,可成撬安裝,方便轉運,非常適應空間要求高的小型排放源,為陸上油田、海上平臺,海上船只等空間有限的場景,提供捕集的可能性。相比傳統捕集技術,霖和氣候科技分布式小型撬塊化煙氣捕集的吸收效率可達85%-95%,設備體積減少30%-90%,運行成本、設備能耗可以降低10%,目前已通過客戶驗證。
在碳利用端,霖和氣候科技充分利用二氧化碳“酸性、高溶解、碳肥”三大自然特性,優先開拓固廢處置、驅油壓裂和富碳農業利用場景。
在固廢處置場景,霖和氣候科技從固廢資源處置環節,切入下游建材市場:把各種固廢+按需捕集的二氧化碳通過霖和獨有的碳減排協同堿性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處理后,利用氣廢“酸性”自然特性通過礦化反應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產品包括匯碳骨料、賦碳建材、匯碳混凝土漿料等系列,加上霖和獨家的礦化建材防腐技術,形成建材行業“碳中和”解決方案。
在驅油壓裂場景,霖和氣候科技基于獨有的分布式小型撬塊化煙氣捕集技術,充分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易與原油混相,可作為一種優越驅油劑的自然特性,為陸地及海上采油平臺設計分布式煙氣捕集+二氧化碳驅油壓裂的小型化裝置,通過分布式捕集二氧化碳助力驅油驅氣和壓裂,有效支撐化石能源企業減排增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助力我國能源安全轉型和碳中和目標實現。
在富碳農業場景,霖和氣候科技首次實現了DAC和富碳農業的閉環,世界上首臺規模化碳肥機可將空氣捕集的二氧化碳提濃后作為“碳肥”應用于溫室大棚,提升農作物光合速率,帶動農作物增產增收和降本增效。目前霖和氣候科技已與北京順義農科院示范基地、天合光能等客戶完成合作驗證。實驗數據顯示碳肥機可提高光合速率約25%,提升番茄和甜瓜產量30%-40%。
【圖注:霖和氣候全自動空氣捕集(DAC)碳肥機系統】
CCUS、DAC作為碳天平右端一種工程化固碳/碳匯技術,霖和氣候科技未來還將融入碳價、碳交易等市場化機制,讓DAC系統等負碳產品通過碳匯交易持續創造經濟效益,打造多元商業盈利模式。
本輪融資的領投方中信建投資本表示,霖和氣候科技作為碳中和及綠色新材料領域初創型科技企業,掌握全球領先的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獨創變濕度碳捕集材料(MSCCM),技術優勢突出,應用場景及解決方案明確,符合中信建投資本 “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原始創新”的投資理念以及 “走進實驗室、擁抱科學家”的投資策略。中信建投資本將積極進行投后賦能,通過定期走訪交流、產業資源對接、資本市場服務等多種方式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