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科學集市、科普桌游……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展館校研主題日特別活動
“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首次搬進校園、實物上手體驗濕地科普桌游、辯論賽你來我往“火藥味”十足……昨天,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科創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精心打造的2023“守護城市中的自然”館校研主題日活動在上海市市西中學火熱開展,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在暑期,既增長了科學知識、了解了相關法律法規,又提升了自身的科創能力與生態保護意識。活動還得到了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動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科學家面對面”館研合作教育品牌,基于“守‘滬’江河——水生生物保護”青少年科普教育項目,攜手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與上海市西中學第八屆STEM科創邀請展評活動形成聯動,走進校園,充分發揮和展示館、校、研多元教育共同體跨界合作的優勢與成果。
【資料圖】
活動現場最引人矚目的當屬2023首屆上海市中學生“守護城市中的自然”校園辯論邀請賽決賽。本次辯論賽由上海自然博物館和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共同主辦。7月30日,來自上海市市西中學、上海市上南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和上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四支高中辯論隊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圍繞“虐待動物是否要入刑”進行了首輪的激烈辯論,最終上海市市西中學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代表隊入圍決賽。
決賽中,兩支學校代表隊的學生辯手就“是否該禁止民間放生行為”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兩隊學生在賽前經過自博館科學老師與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官的共同輔導,廣泛搜集資料、做足準備。在辯論現場,雙方辯手引經據點、旁征博引,給現場評委與觀眾呈現了一場有關自然科學、法律法規、論辯技巧的精彩對決。
此外,館方還首次將“與科學家面對面——守護城市中的自然”科學集市搬進了校園。上海有哪些古樹名木?家燕在上海過得還好嗎?如何通過農業科學技術實現固碳與循環利用的目標?這些問題在科學集市中都能找到答案。來自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科技館藏品保護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就大家關心的城市生態問題進行深入討論,讓在場的學校師生都獲益匪淺。
在桌游體驗區,由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開發的首款濕地科普桌游“濕地生存法則”引起了眾多學生的參與和圍觀,這種將科普和桌游相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當天下午,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盟以《長江中的“不速之客”》為主題,就長江流域正面臨的外來入侵物種問題,以及如何有效開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結合實際保護案例和野外考察故事,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生動的講座。
未來,上海自然博物館將繼續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館校共建學校、檢察院等合作單位,從自然科學、法制宣傳等角度,開展“與科學家面對面”“實習研究員”“青少年科學詮釋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青少年自然保護意識,共同守護上海這座生態之城。
作者:沈湫莎
圖片:上海科技館提供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