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破“7” 創近6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在岸外匯市場春節休盤期間,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走弱,并于1月30日、31日盤中破“7”,于2月3日再次突破“7.0”,盤中最低跌至7.0230。截至上一交易日,春節假期內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下跌了1.02%。
2月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了373個基點,降幅達到0.54%,刷新了去年8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降幅。與此同時,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跳空低開,并繼續走低突破“7.0”整數關口,日間收盤報7.0257,刷新了近6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截至20:30,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低跌至7.0268,跌幅達到1.30%。這是今年以來,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首次突破“7.0”整數關口。
市場走勢反映投資者情緒
“從過去的經驗看,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關聯度非常高,因此2月3日在岸人民幣匯率開盤走弱并不意外。”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發文指出,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人民幣走勢的短期波動。
對于在、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原因,謝亞軒表示,目前來看,市場走勢反映出投資者具有一定的擔憂情緒,其主要來自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目前仍然處于爆發期,前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使得部分投資者出于避險的考慮減持人民幣,增加持有避險貨幣;二是從春節假期期間香港股票市場和A50指數期貨的表現來看,部分交易活躍的國際投資者同樣出于避險的考慮,可能選擇賣出其持有的中國股票和債券資產,或造成短期的國際資本外流,增加外匯市場需求,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壓力;三是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可能產生外溢效應。
謝亞軒表示認為,雖然從國際經驗看,相關疫情被標注為PHEIC對有關國家出口的影響不明顯,不會顯著改變其相對于其他經濟體出口的趨勢;但短期而言,疫情造成的春節假期延長則可能對2月貿易數據造成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月度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性非常高。這同樣會引發投資者對于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的擔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已經連續兩周上漲,刷新了2019年8月以來新高。截止2020年1月17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2.90。
疫情影響是“臨時性沖擊”
謝亞軒認為,投資者應理性看待人民幣匯率的短期波動。
其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和發展的確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其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已反映在人民幣匯率當前的走勢當中,未來還需要密切評估疫情的下一步發展及其產生的實質性影響。雖然疫情來勢突然且影響顯著,但是有關的應對措施同樣得到及時的貫徹和執行。目前,在局勢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金融市場容易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慌而導致資產價格超調。為做出更為準確的評估,應至少觀察在2月8日元宵節前后疫情的相關數據是否出現明顯變化。
其二,央行對于人民幣匯率的態度始終是希望發揮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投資者應更為適應和接受日內±2%漲跌幅內的匯率波動。
其三,2017年以來,在岸市場人民幣匯率事實上是在6.2370-7.1962的區間內雙向波動,有升有跌。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應該能看到,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非常多,而目前的疫情很可能只是短期沖擊,無需基于此短期因素恐慌操作。參考非典疫情的經驗,疫情的短期沖擊不論對于中國經濟還是人民幣匯率的中長期趨勢,都不會產生根本性影響。
此外,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預計,未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臨時性沖擊,人民幣匯率將階段性承壓。但隨著疫情平復、影響消退,壓力逐步減退,人民幣匯率將重回雙向震蕩走勢,由基本面因素決定人民幣對外是震蕩升值抑或貶值。
相關文章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破“7” 創近6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在岸外匯市場春節休盤期間,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走弱,并于1月30日、31日盤中破7,于2月3日再次突破7 0,盤中最低跌至7 0230。截至上
20多家險企已完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屬賠付金額逾百萬元
人民網北京1月31日電(張文婷)疫情面前,生命至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相關政策和通知,保險業發揮自身保障功
口罩全國日產2000多萬只,供應能力足夠
到1月21日,核酸檢測試劑日產量已經達到了77 3萬人份,相當于疑似患病者的40倍,從總的供應來看,已經基本滿足需求。發改委:已組織超1倍需
超6成企業2月2日后復工 互聯網企業在家辦公最多
在本次針對職場人的調研中,41 7%的職場人所在企業計劃在2月3日復工,18 9%更是將復工時間延長至2月10日,以上二者共計60 6%。還有18 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