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金融 銀行 基金 數碼 保險 智能 汽車 娛樂 時尚 健康 體育 旅游 財經 科技

市值超14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單日大漲近20% 創歷史新高

2020-02-04 17:16:55 來源:騰訊證券
分享: 微信 微博

市值超14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單日大漲近20% 創歷史新高

騰訊證券2月4日訊,特斯拉股價在周一收盤暴漲近20%,創下歷史新高,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此前Argus Research將其目標價從556美元上調至808美元。

截至收盤,特斯拉股價漲19.89%,報780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1406億美元。今年以來,特斯拉的股價累計上漲86.46%。

Argus Research的分析師表示,特斯拉強勁的第四季度業績是其上調目標價的主要原因。上周,特斯拉公布了好于預期的第四季度財報。該公司還上調了特斯拉的每股盈利預期,從5.96美元上調至8.01美元,并預計到2021年將會翻倍。

“我們的樂觀預期是,舊款Model S和Model X的收入將持續增長,而新車型Model 3的需求也將強勁,該車型占2019年第四季度產量的80%以上。“該研究機構說道。

Argus Research還稱,盡管過去存在生產延遲、零部件短缺、勞動力成本超支等困難,我們預計特斯拉將從其在電動汽車行業的主導地位中受益,并在2020年及以后改善業績表現。

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提供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做空特斯拉(NASDAQ:TSLA)股票的投資者已經損失了超過80億美元,其中僅是該公司周一股價的飆升就令其損失了將近25億美元。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四季度總營收為73.8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2.26億美元相比增長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0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40億美元相比下降25%,均超分析師預期。

特斯拉還稱,由于政府要求 廠停產,我們預計上海制造的Model3的 產進度會延遲1 到 1.5 周。這可能會稍微影響該季度的盈利能 ,但由于Model3 的利潤貢獻仍處于早期階段,因此受到限制。

特斯拉在1月3日表示,該公司在第四季度交付了92550輛Model 3汽車和19450輛Model S和X汽車。相比之下,市場預期特斯拉將交付87900輛Model 3和9300輛Model X。

在今年,Argus Research已經上調過一次特斯拉的目標價格了,因而也使其成為特斯拉的最大多頭。在1月7日,Argus Research將特斯拉的12個月目標價格從396美元上調至556美元。

相關文章

市值超14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單日大漲近20% 創歷史新高

市值超14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單日大漲近20% 創歷史新高騰訊證券2月4日訊,特斯拉股價在周一收盤暴漲近20%,創下歷史新高,市值超過1400億

來源:騰訊證券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本報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陸婭楠、曲哲涵)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工業運行穩中承壓效益結構改善

國家統計局2月3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5 7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 8%;利潤總額達到61995 5億元,比上年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去年規上工業利潤超六萬億

本報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陸婭楠)國家統計局3日公布,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995 5億元,比上年下降3 3%(按可比口徑計算)。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壓實責任,確保防控有力有序有效

本報北京2月3日電疫情當前,各地各部門堅決壓實責任,推動防控力量下沉,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國家郵政局近日下發《疫情防控期間營業網點操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多部門全方位發力抗“疫”物資保供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物資保障是關鍵一環。在國新辦2月3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六部門負責人,就目前物資保障的熱點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金融30條”支持疫情防控(銳財經)

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提高疫情期間金融服務的效率、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便利防疫物資進口……2月1日,中國人民銀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考驗你高拋低吸的時候來了!16只新基金今日發行,是不是“撿便宜”的絕好機會?

受1月新發基金市場募集火熱的鼓舞,不少基金春節前就安排上了2月發行,希望2月的發行能夠有一個好戰績。然而,此次疫情卻打亂了部分產品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A股節后首個交易日太瘋狂!基民把第三方銷售平臺擠爆!

面對市場今日的表現,不少投資者紛紛選擇拋售基金,而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基民卻在逆勢搶購。于是,就出現了第三方銷售平臺天天基金被擠爆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部分寬基ETF獲機構買入!還有基金公司要花6000萬加倉基金!

部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昨日已經出手了——從成交量來看,不少寬基ETF以及一些熱門的ETF明顯放量,甚至創出了近半年以來的成交量新高。記者注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