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安耐糖能否打破CGM市場國際品牌的主導態勢?
(資料圖片)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血糖監測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顯示,血糖監測即是對于血糖值的定期檢查。血糖監測分為自我血糖監測(BGM)和連續血糖監測(CGM)兩大類。
自我血糖監測(BGM)起步較早,目前在市場中占據較大比重。根據數據,2022年我國自我血糖監測(BGM)占血糖監測的比重為72.2%。連續血糖監測(CGM)通常每3~5分鐘就會記錄一次血糖,可連續24小時動態監測血糖波動,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接收器或智能手機實時獲知血糖水平。連續血糖監測(CGM)憑借舒適感佳、可監測盲區、可與胰島泵結合充當人工胰腺等優勢,成為快速興起的新型檢測方式。
數據顯示,連續血糖監測(CGM)占血糖監測的比重由2018年的15.0%增長至27.8%。
CGM作為傳統血糖檢測的重要補充,從技術層面補齊原有的監測空白點,可反映患者血糖隨飲食、藥物、運動的變化規律,量化分析血糖變異性,發現易被傳統監測方法忽略的高血糖和低血糖,構建糖尿病患者“點”“線”“面”緊密結合的監測網絡,近年來被國內外糖尿病管理指南廣泛推薦。
CGM產品精密度和集成度高,對安全性、準確性要求嚴格,在傳感器外膜設計、酶固定、血糖算法、預先工廠校準、大規模生產后的一致性及穩定性等方面需要長期研發實驗,技術壁壘較高。過去,CGM市場幾乎為雅培、羅氏等國際品牌主導。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深,糖尿病患病人數將持續增加,家用血糖監測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0年全球CGM市場規模約57億美元,預計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365億美元,十年復合增長率可達20.3%。但CGM相關業務在我國滲透率較低,與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相比,中國市場擁有很大增長潛力。
2020年美國T1DM(1型糖尿病)患者CGM的滲透率為25.8%,而中國僅為6.9%,高昂的價格是阻礙其應用推廣的重要因素。隨著國內機構不斷突破技術壁壘,CGM產品價格可能大幅下降,在一般患者中獲得普及。
新一代安耐糖能否打破CGM市場國際品牌的主導態勢,帶來產業新變局?從行業典型案例魚躍醫療的業績報告可見一斑。 根據魚躍醫療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79億元至14.97億元,同比增長75%-90%(調整后);實現扣非凈利潤11.52億元至12.48億元,同比增長80%-95%。 中金公司在7月發布的魚躍醫療研報中指出:“3月公司公告新一代CGM產品上市,預計隨著公司學術推廣和銷售不斷推進,公司糖尿病護理解決方案板塊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平安證券研報稱,魚躍醫療CGM產品在過去2年中已初步實現醫療場景的推廣,CT3系列上市后則具備了由醫院向家庭傳導的基礎,后續放量潛力大。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Windows藍屏CREATE_DELETE_LOCK_NOT_LOCKED修復教程
藍屏代碼0x00000014代表CREATE_DELETE_LOCK_NOT_LOCKED,這意味著某個
謝姓的來源和歷史
謝姓主要有兩個來源:任姓和姜姓。傳說中任姓謝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
Lotus Industry Beautifies Villages, Increases Villagers' Income
Thephoto,takenonAugust22,showsvillagerspickingse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