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重要交通項目獲批或開工,武鄂黃黃加速實現硬聯通
交通硬聯通是武漢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物理基礎。除了已經開工的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近期各地又有一批交通硬聯通項目獲批或開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武陽高速黃石段全線3500余名建設者晝夜奮戰,全力沖刺“9·30通車”目標。通訊員王鵬 攝
黃石:武鄂黃黃快速通道“橫二線”“縱二線”獲批
近日,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大冶段)項目獲黃石市發改委批復,即將開工建設。自此,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項目已全線獲批。項目全長27.949公里,總投資17.954億元,基本沿老路改擴建。
7月初,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通道(下陸區至新港園區段)項目通過核準批復。該快速通道是串聯武漢新城組團、黃石—大冶組團的重要交通要道,是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域一體化、同城化發展的重要支撐性基礎設施,是武鄂黃黃快速通道“三橫三縱”中的“橫二線”。項目總投資42.953億元,起于大冶市與下陸區分界處經鐘山大道、海州大道止于S203省道,全長44公里。
7月中旬,武鄂黃黃快速通道“三橫三縱”中“縱二線”的重要組成部分G106鄂州碧石至黃石鐵山改建工程(鄂州段)、G106鄂州至黃石段隧道工程(黃石段)兩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分別獲鄂州、黃石兩地發改委批復同意建設。
8月24日,中國能建葛洲壩路橋公司承建的武陽高速黃石段瀝青攤鋪現場,機器轟鳴,攤鋪機、壓路機正依次作業,全線3500余名建設者正晝夜奮戰,全力沖刺“9·30通車”目標。
武陽高速是武漢都市圈內重要交通干線,項目全線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武漢都市圈東南部路網,有力支撐武漢、鄂州、黃石同城化發展,還將助力構建起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江西南昌三省三地之間快速便捷的“三角形”城際交通網絡。
鄂州:省道203(楊葉大道段)9月20日通車
8月23日19時,在鄂州與黃石的交界處豎起了一個承諾牌:“省道203(楊葉大道段)于2023年9月20日通車。”落款是鄂州市交通運輸局。這是當天鄂州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S203楊葉大道與黃石接壤路域后,相關部門連夜作出的反應。
S203既是鄂州、黃石兩地交往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一條黃石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對接花湖機場的迎賓大道、門戶大道。鄂州市提出,要打通所有黃石—鄂州市際主要路網,突出區域合作互動,大力推進黃石—鄂州市際路網建設,打造黃石—鄂州花湖機場30分鐘交通圈,促進黃石、鄂州兩地區域協調發展。
S203鄂州機場快速通道將服務花湖機場快速集疏運,通過與鄂黃長江大橋連接線、燕磯長江大橋、黃石大道對接,串聯鄂州、黃岡、黃石,是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武鄂黃黃都市連綿帶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8月12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高新大道(葛店大道至發展大道段)改造項目首片預制空心板架設完成。該項目為武漢新城與鄂黃黃“三橫三縱”快速道路系統的重點工程之一。項目建成后將解決高峰期道路擁堵問題,助力武鄂同城化“交通同網”加速推進,更加緊密連接武漢新城的葛華片區和光谷片區。
黃岡:打造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
在黃岡燕磯長江大橋建設主塔施工現場,100多名建設者為項目建設如期完工持續奮戰。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作為南北向的多功能過江通道,為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合并過江通道。項目建成后,從花湖機場到黃岡市區僅需15分鐘。
G347黃州陶店至團風舉水河橋段改建工程是黃岡市融入武漢同城化發展的重點項目,對加快融入武漢同城化、承接武漢產業轉移具有重要意義,預計2023年12月底全線橋梁路基基本完工。
8月15日下午,紅安縣為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黃陂至新洲段(紅安段)項目建設作動員部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武漢大都市區一小時通勤圈的核心交通架構,讓紅安縣融入大武漢更近一步。
黃岡市著力推進武鄂黃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構建設施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合作、服務共享共贏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助力黃岡全面融入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發展。
黃岡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黃岡市正加快推進燕磯長江大橋、蘄太高速蘄春東段建設,預計武紅高速今年10月可建成通車。滬渝高速黃黃段改擴建工程、麻陽高速北延線、英山至黃梅高速等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進,力爭今年底開工建設。G347舉水河大橋、S234紅安八里至韓集等“硬聯通”項目順利實施。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編輯:張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