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村“小庭院”撐起大產業
一條條平整的水泥路串聯起各家各戶,一座座農家院落內串串葡萄豐盈飽滿,微風拂過,飄來陣陣果香……八月的雙陽區平湖街道黑魚村,人潮涌動的葡萄園、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忙碌且快樂著的村民……都在述說著黑魚村和美鄉村建設的新故事。
(資料圖片)
雙陽區平湖街道黑魚村葡萄種植面積55公頃,現在正是葡萄采摘的季節。
走進黑魚村,這里正在舉行黑魚村第六屆葡萄節,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斑@里環境美,葡萄甜,跟我童年記憶中鄉村生活的前后景象大相徑庭。”美麗鄉村的蛻變讓市民張女士感觸頗深。
小村莊的變化來自紅紅火火的庭院經濟。黑魚村是遠近聞名的“葡萄村”,目前,全村種植葡萄的有98戶,葡萄種植面積55公頃,其中溫室18棟、大棚22棟,基本實現生產經營差異化,夏秋兩季不斷茬,年產葡萄165萬公斤左右,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今年的葡萄節,還吸引市里的大型商超一次性訂購了5萬多公斤葡萄。”黑魚村黨總支書記馬鐵義說,為了做到季季有活動,村里還開展“稻米品鑒節”“鄉村過大年”等活動,逐步形成了“摘農家果、吃農家飯、住農家院”于一體的鄉村產業,年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僅葡萄產業一項可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鄉村產業從“陪跑”到“領跑”,撐起了一方天地。
小改革帶來了大變化。產業提升,村民的日子富裕了,但農村人居環境一直是個問題,如何解決?黑魚村想出了妙招,實行“村企合作”,同第三方公司簽訂垃圾治理合同,聘用13名當地村民為保潔員,實行網格化管理,負責日常保潔;第三方公司負責垃圾轉運,街道負責對村和第三方公司進行考評,走出了一條“分類共建、保潔共管、成果共享”的新路徑,充分激發村民的主體意識與家園意識,有效解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最后一公里”問題,也擦亮了黑魚村的生態底色。
善治理,提升幸福成色。和美鄉村美在表里如一,鄉村建設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黑魚村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通過屯支部引領、屯委會管理、志愿者參與的“小組織”體系,將村民訴求及時反饋答復,有效地將矛盾問題消化在屯(組)內,做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梗阻問題。
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百強支部”、“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近年來,黑魚村獲得的榮譽接踵而至,村民的家園意識越來越強,幸福指數越來越高?!按逦瘯e極推廣葡萄種植,不少村民收入多了,門前的馬路更寬了,村里的環境更美了,很多來采摘旅游的游客都不想回去了!”村民說起黑魚村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來源:長春日報
編輯:劉素娜
責編:陳思秀
校對:張 吉
監制:謝曉暉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天龍股份(603266.SH):公司車燈部件項目已獲得國際頭部客戶應用于主流新能源汽車車燈部件項目定點,今年7月份開始已量產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9月8日丨有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向天龍股份(603266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