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俄羅斯警告,外船經黑海駛向烏港口,俄軍艦開火射擊警示
觀察者網援引路透社消息,8月13日,俄羅斯海軍在黑海的巡邏艦對一艘第三方船只采取了警示性開火射擊,因為這艘船只對俄海軍喊話一直保持沉默,且在朝著烏克蘭港口行駛。這是自上個月俄羅斯宣布中止續簽《黑海糧食協定》以來,俄羅斯海軍第一次對駛向烏克蘭的第三方船只采取攔截行動。
對此,俄羅斯國防部8月13日發布消息稱,當天早些時候俄軍巡邏艦在黑海西南海域巡航時,發現了一艘名為“許可呂·奧坎”號的貨船,俄羅斯軍艦示意對方登船檢查,但船長并沒有對俄羅斯方面的請求做出回應。所以俄軍軍艦對該船只采取了警告性射擊,隨后俄軍士兵登上了該船只,在檢查過后并沒有發現運送武器的跡象,所以在完成檢查后,該船只繼續駛向烏克蘭。
對此,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表示,俄軍的這一做法已經違反了“國際法”,烏克蘭方面將盡快對此事作出分析,并會選擇一種最佳的回應方式。
(資料圖片)
俄軍艦
烏軍南方作戰司令部娜塔莉亞對此表示,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并沒有得到其他渠道消息的證實,但她認為俄羅斯想要通過此舉向前往烏克蘭的所有船只發出“警告”,不要試圖向烏克蘭運送武器。
去年7月,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烏雙方順利簽署了《黑海糧食協定》,該協定規定在黑海開辟一道人道主義航道,只要烏克蘭方面的船只不攜帶武器裝備俄羅斯就必須放行,以保證全球糧食出口的正常進行。
當時為了說服俄羅斯同意簽署這一協定,西方國家搬出2個對俄羅斯較為重要的籌碼。一方面美西方承諾,如果俄羅斯簽署《黑海糧食協定》,將重新把俄羅斯拉回到Swift金融結算系統中,另一方面則是拿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要挾俄羅斯。
因為烏克蘭作為糧食出口大國,在緩解發展中國家的饑餓問題上至關重要。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俄羅斯只能無奈同意。再者在這場俄烏戰爭中,美西方集體站隊烏克蘭,而俄羅斯也想爭取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該協議由去年11月開始正式生效,俄烏分別在今年3月和5月續簽了該協議,但到7月俄羅斯拒絕續簽該協議。隨后俄羅斯國防部宣布,由于協議的中止,俄羅斯海軍將關閉海上人道主義航線。
之所以俄羅斯海軍做出這一決定,直接原因是澤連斯基政府對克里米亞大橋發動的襲擊。7月17日,克里米亞大橋遭到襲擊,造成三名俄羅斯公民傷亡,隨后烏克蘭多部分表示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外部觀點普遍認為,俄羅斯拒絕續簽《黑海糧食協定》是對烏克蘭的報復性措施。
不過對烏克蘭而言,俄羅斯拒簽該協定之后,烏克蘭對外海運又將回到去年7月前的狀態,烏克蘭的運糧船無法通過出??谕膺\,更是無法突破俄羅斯海軍的封鎖線,其結果就是大量糧食囤積無法向外出口,而烏克蘭方面的對外陸運通道因為受到武器裝備輸送的擠壓,對外糧食運力也將大幅度降低。
但實際上,雖然這條航道是以人道主義為名,但干的都是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比如本來烏克蘭承諾的向亞非拉國家提供糧食,實際上烏克蘭超過85%的糧食出口都被送到了歐洲國家,而美西方國家承諾把俄羅斯重新拉回到Swift金融結算系統的承諾也沒有兌現。即便是烏克蘭不對克里米亞大橋發動襲擊,俄羅斯大概率也不會續簽該協定。
另一方面,美西方之所以極力推動俄羅斯續簽《黑海糧食協定》,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想掛羊頭賣狗肉,借助這條航道不斷地向烏克蘭運輸軍事武器,俄軍事專家維克托·利特夫金曾對此表示,烏克蘭以糧食對外供應為幌子,通過該航道從美西方進口大量武器裝備,因為海運對武器運輸來說最便宜且有效。
不過為了應對俄羅斯對黑海的“封鎖”措施,烏克蘭方面已經于本月初宣布自行在黑海建立一條“人道主義走廊”,為前往烏克蘭的船只劃定臨時航線。烏克蘭海軍8月12日表示臨時航線已經在運轉,烏克蘭軍隊對將保證航線的安全。不過大多數船東對烏克蘭軍方的承諾表示懷疑,因為烏克蘭海軍不可能是俄羅斯海軍的對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