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運動能抵消熬夜的負面影響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少人非常重視健康,會抽出時間健身或進行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但一到晚上就不睡覺,常常玩手機到深夜。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人到五六十歲時,盡管體育鍛煉可以延緩大腦的認知退化進程,有助預防癡呆,但若無充足睡眠,這些益處無從談起。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從一項長期調查中選取近9000名50歲至95歲中老年人,于2008年至2019年間展開隨訪,隨訪持續的中位數時間為10年。研究開始時,被研究者均認知能力正常,且報告了自己的體育活動和夜間睡眠情況。隨后,他們每兩年接受一次調查,測試自己的認知能力。研究人員用特定方法測算他們睡眠、運動時長與認知能力退化速度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發現,研究開始時,經常鍛煉身體的被研究者更顯年輕、身材更好、更注重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也更不容易抑郁或患慢性病;無論他們睡眠時間長或短,其認知能力都沒有明顯差異。但隨著時間推移,缺乏睡眠的負面影響會抵消鍛煉帶來的益處:在運動充足的人群中,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者認知能力退化速度要快于睡眠充足者,這使得他們在10年后的認知能力測試得分與那些不怎么運動的人差不多。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種影響在五六十歲人群中較為明顯,一旦超過70歲,無論睡眠時間長短,鍛煉對大腦保持健康都有積極作用。
這份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柳葉刀·老齡健康》刊載。
報告主要作者之一、倫敦大學學院博士米凱拉·布隆伯格說:“令我們驚訝的是,定期運動或許并不總能彌補缺覺對認知健康的長期影響……要想獲得運動帶來的所有益處,必須要有充足睡眠。”
先前有類似研究顯示,經常運動且每天睡眠時長在6至8小時之間的人,上了年紀后其認知能力強于缺乏運動的同齡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對大多數人而言,每晚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不僅會影響大腦功能。睡眠時間短的人中風風險增加5倍,如果疊加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其他疾病,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將翻一番。
來源:新華網微博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指數基金開發指引;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最高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22%;8月銀行理財到期規模達2.8萬億元丨大資管一周情報
一、監管和政策1、證監會集中修改、廢止42部證券期貨制度文件,持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