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這個村支書,用網絡“團購”將農產品送出大山
【資料圖】
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金立紅 濟南報道
線上溝通、接龍、下單,鎮、村黨員志愿者主動當起“快遞員”,每天定時配送……近日,濟南市章丘區垛莊鎮人的朋友圈里,被網絡“團購”信息刷屏,這個“團購”,團的是村民剛從地里采摘的蜜薯和新鮮采摘的蜜桃。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次“團購”由垛莊鎮車廂村黨支部書記呂有銀發起,他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賣出了大概十分之一的山貨,還有不少山貨等待售出。”
車廂村的蜜薯已經成熟,進入最佳賞味期。
據了解,車廂村的土地是土地較為肥沃的紫頁巖沙土地,種出來的蜜薯有著香甜軟糯的特點。“從四五年前我們開始摸索著種植蜜薯,家家戶戶都有點,但是后來年輕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因為家里孩子上學搬到了縣城,種蜜薯的村民變少,地就撂荒了。”呂有銀說,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從去年開始,車廂村積極探索垛莊鎮提出的“小田變大田”的政策,整合了村中九十多畝土地,采用黨建引領合作社的模式,重新開始種植蜜薯,“今年的總產量大概在15萬斤左右,收益歸村集體所有,再加上村里的婦女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在地里干活,也能掙點錢。”記者了解到,目前留在村里沒有出去的村民有大概170多人,其中50多人都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增加收入。
目前留在村里沒有出去的村民有大概170多人,有50多個人在合作社有了一份工作。
呂有銀告訴記者,為了搶占蜜薯銷售市場,他們在今年4月中旬就開始種植蜜薯,較往年提早了一個月,“這樣的話,我們就能早一點幫村民把蜜薯賣出去。”
呂有銀提供自己的面包車用來送貨。
眼見著一條一條訂購信息發來,一袋一袋蜜薯裝上車,呂有銀還是有些發愁,“現在一天能賣五六十單,也就賣了十分之一,還是得打開銷路。”據了解,目前車廂村蜜薯的團購價是每斤3元,而平時售價是每斤4元,“現在送貨的車是我的面包車,義務幫村民送貨,如果后期銷量能打開,我再去鎮上借個朋友的客貨兩用車,好把村民辛苦種下的山貨賣出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