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卻忽視了身體?職場達人如何作到身體和事業兩不誤?
紅網時刻新聞8月28日訊(通訊員 李彩 陳萌)50歲的馬先生(化姓)正值事業的上升期,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不是接見客戶,就是在拜訪客戶的路上。因為工作的關系,經常會借助香煙來提神,然而最近,他總是覺得咳嗽多了,不像以前那樣隨便對付點藥就好,于是,他來到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找到腫瘤科主任任斗咨詢。這一檢查,還真發現了大問題,通過肺部CT發現,馬先生的肺部長了將近一個7CM的腫塊。
箭頭所指為馬先生肺部腫塊。
而來自湖南張家界的李先生(化姓)也同樣是一個工作狂,用他自己的話說,連續三天三夜辦案,每次跑5公里,一餐吃2碗飯都是小事情,“素質棒棒噠”,因為工作忙,近6年沒有體檢。所以,當醫生告訴他,肝臟上面長了一個8公分的腫瘤時,他大吃一驚,完全不相信是真的,總是在問,是不是搞錯了。
【資料圖】
箭頭所示為李先生肝臟腫塊。
那么,作為職場達人,該如何兼顧事業和身體,做到兩不誤呢?任斗介紹,其實,這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事情。
首先,要有健康體檢的意識。人吃五谷雜糧,都有可能發生疾病;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能力下降,體內的癌細胞會變得活躍起來,可能會在某些部位形成腫瘤如肺癌、肝癌、腸癌等。因此,建議職場達人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不要總認為生病是“隔壁老王”的事情,我身體好得很。
其次,對自己的身體素質和不良習慣有把握和了解,比如說,是不是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不是有胃潰瘍病史,是不是有膽結石、慢性膽囊炎病史,是不是愛嚼食檳榔,是不是總喜歡飲酒、是不是長期吸煙等。因為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基礎疾病、病毒感染等往往是某些腫瘤的誘發因素或者是促進因素,一旦有了這些因素的“案底”,便需要開展針對性的體檢。
然后是科學體檢。體檢有好處毋容置疑,但是也要講究科學和方法,這樣才能既發現問題,也節省經濟資源和醫療資源。比如馬先生,我們根據其長期吸煙史,中年人咳嗽久治不愈,當天就為其完善了肺部高分辨CT平掃,讓腫瘤無處遁形;李先生自述幼年時就感染了乙肝病毒,一直未曾系統治療,我們僅僅通過肝臟彩色B超,抽血查甲胎蛋白兩項簡單的檢查,便明確了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因此科學體檢是針對危險因素所產生的后果實施的體檢。那么,類似的檢查方法還有哪些呢?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身體查個遍,甚至實施PET-CT檢查呢?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為了早期發現胃癌,我們的體檢順序建議是胃幽門螺桿菌檢查,大便常規加隱血實驗,如果都是陽性的結果,接下來,胃鏡檢查,夾取病變組織便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早期發現乳腺癌,我們的體檢順序建議,首先是對乳房的自我檢查,如果捫及到結節或者是腫塊,上醫院做個乳房彩超、甚至鉬靶檢查都是必要的。如果上述檢查結果告訴你是病變,那就需要對結節或者是腫塊行穿刺活檢。
科學的體檢還需要結合不同的年齡段來開展進行。比如男性的前列腺癌、膀胱癌大多數都是老年人發病,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現尿血、腰疼不適,泌尿系的CT或B超、尿常規的檢查,甚至是膀胱鏡檢查都是非常有用的手段。
任斗醒道,癌癥并不可怕,關鍵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正確治療,這中間最為關鍵的措施就是科學開展防癌篩查,以避免小毛病釀成大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