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經開區上半年經濟工作亮點采擷——工業經濟匯聚澎湃動能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2023年上半年,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條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服務發展、致力改革,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響,著力強化產值、稅收、用能等監測調度和分析,工業生產企穩向好勢頭不斷鞏固。1—6月份,該區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49.32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71.20%,全市第一;完成全部工業入庫稅金14.3億元,同比增長89.2%,總量、增量全市第一;1—6月份,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92%,增幅全市第一;威博液壓、科環新材料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新增數全市第二。
(相關資料圖)
強化保障
工業經濟平穩復蘇
持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出臺支持企業穩崗促產八項措施……今年以來,淮安經開區全力做好科技企業孵化、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孵化工作,積極助力企業爭取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聯合交通銀行走訪威靈電機、大通機電、臥龍電氣、和通汽車等企業,提升信貸投放能力,加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出臺支持企業穩崗促產八項措施,支持企業搶工期、抓機遇、促生產。
“對2023年第一季度工業應稅開票較上年度三、四季度季均應稅開票增幅在20%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我們分段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10萬元。目前已啟動獎勵評選程序,將按照文件要求,以免申直享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予以獎勵。”淮安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工業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區還出臺了《支持企業穩崗促產八項措施》,召開了“政企同心、攜手奮進”高質量發展大會,落實高質量發展獎勵資金6040.4萬元。
聚焦聚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
日前,在淮安天合光能三期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去年9月份,淮安基地項目成功簽約,拉開了該企業與我市深度合作的序幕。今年4月19日,在一期項目投產、二期項目開工之際,天合光能追加投資建設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生產新項目,7月20日,新簽約50 GW單晶硅片項目。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創造產值800億元以上。
“近年來,我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關于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路徑。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培育智能裝備及新能源、PCB電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優勢產業,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淮安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工業處工作人員介紹。
深化培育
“專精特新”再添新軍
深耕液壓系統研發制造行業20年,主要產品年產量達50萬臺,引進大量高精尖裝備,企業自動化管理水平國內領先……江蘇威博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威博液壓研發投入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一直超過7%,在工程機械、工業車輛領域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超前開發布局新能源電機及電控、內嚙合齒輪泵和高壓柱塞泵、電液執行器等高端液壓產品,推動主機轉型升級。不久前,該公司與江蘇科環新材料有限公司榮登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至此,淮安經開區已有四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年來,淮安經開區堅持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并舉,聚焦政策扶持、環境優化、服務創新,加大力度培育一批產品質量優、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發展潛力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我們開展專項診斷服務,對淮安經開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全方位摸底,研究形成個性化、系統化的企業對標培育方案,每年對方案進行更新。”淮安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工業處工作人員表示,除了對培育企業建立“一企一檔”,安排專人“點對點”開展服務外,淮安經開區還積極優化各項要素保障,對新評定的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與5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優先滿足培育企業提出的發展用地、新增用能、環境容量和融資等需求。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中國鋁罐(06898)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1721萬港元 同比增長31.1% 中期股息每股0.29港仙
中國鋁罐(06898)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業績,收益1 2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