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聯想2023第一財季營收903億元,AI硬件基礎設施銷量同比增長139%
文 | 張一弛
編輯 | 蘇建勛
(資料圖片)
23年8月17日,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3/24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營收為903億人民幣,凈利潤13.3億人民幣。集團服務導向的轉型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PC以外業務在集團整體營收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到41.4%。
過去幾年全球供應鏈大紊亂導致ICT行業囤貨自保,庫存水平高企;如今,由于借貸成本上升和通脹抑制消費者需求,企業“去庫存”壓力沉重,從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營收和盈利水平。
分業務看,SSG方案服務業務營收保持強勁增長,同比提升18%,運營利潤率達21%;核心利潤引擎支持服務表現穩定,全力拓展的運維服務、項目與解決方案服務業務營收在SSG整體占比超過50%。
全球云服務廠商放緩科技支出影響了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在本財季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但ISG業務中的高價值部分,如存儲、軟件、服務等業務均實現強勁增長。其中存儲業務在三位數增長的驅動下,市場份額達到全球第四。新興的AI硬件基礎設施相關業務也實現同比三位數增長,排名全球第三。
IDG智能設備業務的營收仍受行業去庫存周期的拖累,不過拐點信號已經顯現。全球PC出貨量和激活量走勢已經趨于一致,這意味著渠道庫存消化已近完成,聯想集團全球PC領域位勢依然穩固。在移動設備領域,本財季聯想手機業務實現了10年來最高的第一財季激活量。
關于未來發展,通用人工智能(AGI)時代的來臨會極大提升對智能終端設備、算力基礎設施底座和AI行業解決方案的需求,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業的普及和滲透,聯想集團的3S戰略正迎來“戰略轉折點”。作為全球最大的算力基礎設施和服務提供商,聯想集團基于新IT技術架構與強大普慧算力支持,加速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
ISG業務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有深厚的積累和戰略布局,能夠提供全棧豐富的產品組合,以及強大的AI服務器產品系列,是全球領先AI服務商的戰略合作伙伴。IDC數據顯示,聯想集團是2022增長最快的AI硬件基礎設施(服務器和存儲)提供商,同比增長139%,全球排名第三;SSG業務在其產品組合中廣泛使用AI技術,包括AI設備智能、生成式AI客服,以及AI增強的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等;IDG業務引領個人計算變革,PC正在將自身轉型為AI PC,成為終端、邊緣計算和云技術的顛覆性混合體,全面滿足新的生成式AI工作負載的需求。
聯想集團此前宣布未來三年,將追加70億人民幣以上的投資,用于在全球范圍內加速部署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應用。
楊元慶稱,“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和LLM大語言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的催化劑和加速器,我們要好好把握機遇。同時我們也要看到,AIGC和LLM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而我們的智能化轉型戰略是要打造人工智能驅動的從口袋到云端的全棧式能力。我們將持續開發人工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賦能的行業解決方案,助力各行各業的客戶和消費者實現生產力的全面躍升?!?/p>
以下為聯想集團2023/24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發布媒體溝通會摘要(經編輯)
問:市場機構說2024年AI PC會開啟一個新一輪的換機潮,英特爾有新一代的產品會推出。聯想是怎么判斷AIPC的趨勢的?做了哪些準備?未來會有什么樣的發展?
楊元慶:最近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肯定對人工智能的普及會是一個催化劑、加速器。雖然人工智能所涵蓋的范圍要遠遠大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范疇,但是我們相信,AIGC方面的突破,大模型的突破會更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戰略對于聯想來說完全不新鮮,大家都知道,我們多年前就開始踐行智能化轉型,建立在端邊云網智的技術架構下。我們構建了三個核心業務都是跟智能化相關的,包括智能終端、智能基礎設施和行業智能解決方案。我們會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戰略。我們已經宣布,在未來三年里會追加投入10億美元(70億人民幣)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所有領域。這個領域包括適合人工智能計算需要的服務器存儲的產品,包括給云計算廠商的,也包括企業級的。
當然,我們相信就AIGC會促進智能終端的更新換代和升級。因為未來生成式AI可能更多發生在端邊,而不是發生在云上,無論是從可獲取性還是從安全性的角度,這可能都是一個趨勢。因為每個人既想享受生成式AI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好處和生產力的提升,但是又不想泄漏隱私,不想把自己所有的信息都放到云上面去,所以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你自己的設備,或者你自己家庭的服務器。沒有數據不行,沒有數據談不上智能。
所以我們覺得,將來人工智能的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的家庭服務器以及人工智能的手機,這些都會蓬勃興起,都會促進這些產品種類的升級換代。當然,首先大家會看到這些設備性能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為沒有足夠的計算力,沒有足夠的存儲能力是實現不了推理功能的,更不用說學習能力。我們會循著這樣的思路用好我們的投資資金,開發更多更好的AI-Ready、AI優化的AI PC、AI智能手機、AI 服務器、AI 存儲等這些領域的產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戰略性的合作伙伴,包括微軟、英特爾、AMD、英偉達等等。其實我們都是他們優選的合作伙伴,這些公司雖然都很關鍵,但是他們不是最后把設備交付到用戶那里,而是我們。所以我們是用戶的最后一站,我們有很好的產品設計能力。更重要的是聯想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全球的設備提供商里面,大概只有聯想具有跨生態開發設備的能力,Windows設備我們有,安卓備我們也有。我們也有跨芯片開發設備的能力,x86的我們有,ARM的我們也有,包括現在推國產化的我們也有,這將是聯想非常重要的優勢。
問:怎么看待今年下半年個人電腦市場的發展?
劉軍:個人電腦市場我們預估這個季度會比上一季度好,雖然還是會有挑戰。受宏觀環境影響,過去幾個季度都是在消化庫存,目前庫存消化已接近尾聲。我們判斷,下半年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市場復蘇和回暖,我們看好幾個刺激因素:
一是Windows11會逐漸替代Win10的需求。
二是上一波疫情爆發是在2020年,到現在為止已經3年了,我們預期下半年下一波換機周期開始了。這是另外的刺激因素。
三是人工智能技術也會帶動對PC新的革命和需求?,F在講的大模型全都在云上,但是如果都放云上,其實個性化數據、私密等數據,都會有安全風險。我們認為,未來是混合架構計算模式,需要在云邊端三個地方部署AI,在公域、私域也是混合的結合。因此從成本、響應時間、數據隱私等方面考慮,AI的訓練負載將由云端進一步向邊緣和端下沉,推理負載將在云、邊、端側合理分配,從而形成云/邊/端混合架構,以發揮云/邊/端各自的優勢。
包括計算,我們認為未來也會是智算、高性能計算和通用計算混合的模式。所以我認為,端是在未來人工智能整個計算架構里不可或缺的一級。
楊元慶:過去三個季度都在消化庫存。疫情期間由于供應短缺,所有渠道囤貨,出現庫存高企現象,但是我認為到下一個季度結束的時候,全球范圍來看都會已經完成(庫存消化)。我們往渠道送的貨,上季度開始已經比賣出的貨要多了,所以我們有這樣一個結論。
我認為上一季度從PC需求來說是一個底,從這個季度開始,雖然宏觀環境還存在挑戰,可能年比年還是下降的,但是季比季肯定會增長,而且對此我們也更有信心:下半財年,即從10月份開始的那個季度,加上明年1季度是聯想的下半財年。我們預計,下半財年會比上半財年要好,且下半年會恢復年比年的增長。在這個帶動下,我們相信,整個聯想集團的業績也是這個季度會比上個季度好,下半財年會比上半財年好,且下半財年會恢復增長。從盈利/利潤率的角度,可能上季度也是一個底。一方面我們營收的增長會給我們更大的利潤空間,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會繼續加強費用管控,保證我們的費用率有競爭力。
問:業績說明會提到,未來會圍繞計算和人工智能兩個錨點技術做相關的發展。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展望一下,為什么會圍繞這兩個領域做進一步相關的布局?各個業務線會怎么樣重點做一些布局?
楊元慶:這個其實很容易看得到。聯想的看家或者起家的本事就是計算,當然從前面的PC個人計算,到后來做基礎設施的企業計算,再從計算很自然地到存儲、網絡等等這些領域?,F在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是一個大的趨勢,而人工智能需要三個要素,要有數據、計算力和算法,實際上跟聯想的3S戰略是不謀而合的。數據更多的都是來自終端和傳感器,我們則提供端邊云的全方位計算。有些計算在端上進行,有些在邊上進行,有些則在云上進行。當然最后要讓個人更加智能,機器能夠了解你,幫助提升創意和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幫助每個企業,每個行業實現智能化。根據每個行業的特點,它所產生的數據通過什么樣的分析計算,通過什么樣的算法來產生垂直行業的智能。
比如制造行業,通過機器的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進行預測性的維護。此外,我們還利用人工智能幫助檢測機器外表的質量,用人工智能對每天的產線進行排產,對需求進行預測,對于物流進行合理的分配。
所以計算是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樣反過來,人工智能也促進了計算的需求,使得計算設備更加智能。更加智能的PC叫AI PC,更加智能的手機叫AI智能手機?,F在的熱點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所有人工智能中的一部分,它也是通過學習和推理。但是更廣泛的人工智能就是對各種各樣不同類型數據的學習然后產生模型,可以用于推理,使得行業或者每個人的各個方面都能夠更加智能。這就是我們的戰略,我們會繼續推進。同時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是一個催化劑、加速器,它會推動人工智能的普及,所以我們也不能放棄這樣的機會。
我們近期的投資很大的會放在人工智能個人電腦,使得電腦和手機這些終端產品具有某種程度的推理能力。這樣的話,可以使得我們每個人更愿意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你的數據依然保留在你的電腦、手機、家庭服務器里面,而不需要分享到更廣泛的范疇里去讓云來懂你。最理想的狀態是,只有設備最懂你,云可以有公共知識為你所用。但是更私人的內容最好保留在你自己的設備上??赡軐砻總€人都有自己人工智能的雙胞胎,只有它懂你,能夠保護你的隱私。同樣對于每個企業來說,也會有企業的雙胞胎,企業的數據不想和競爭對手分享,否則的話人人都會知道你是怎么樣進行需求預測和智能排產的,這些也無需分享,所以每個企業有自己人工智能的鏡像,這個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問:近期更多的會放在AI PC上嗎?
楊元慶:所有剛才我講到的這些領域里面都會有投入,我們的設備,AI PC,包括基于GPU更好的服務于企業人工智能計算的,服務于云計算廠商人工智能計算的,包括在聯想行業智能解決方案里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這些新的發展模塊或者應用。如果微軟的Copilot能夠在企業更廣泛的應用,毫無疑問它可以促進生產力的提高。
問:之前聯想宣布10億美元投資加速全球AI部署?,F在聯想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取得了哪些具體的進展?下一步我們具體的規劃落在了哪些方面?
劉軍:元慶剛剛也提到了,未來我們投資70個億人民幣加速在人工智能的布局。這個布局涵蓋了3S三塊業務。除了剛才談的比較多的AI PC,我們在AI的基礎設施上,也有比較前瞻和顯著的布局。截至目前,我們有60多款產品都是AI基礎設施產品,包括推理服務器、訓練服務器、AI存儲,還有我們特色的AI邊緣服務器,都有相當全面的布局。明天我們會在中國算力大會上,發布兩款AI服務器新品,這兩款新品也是國內首創的幫助客戶加速AI轉型的算力產品。最新ID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新興的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領域,我們取得了三位數的增長,年比年增長了139%,在全球排名第三。我們還是全球最耀眼的頭部AI企業的AI服務器主要供應商。談到未來布局,在3S上面我們都會加速布局,包括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服務的長期布局和實踐,也會進一步加快其產品化并提供給客戶。
楊元慶:在我們3S上面都有AI,智能終端,當然現在更多的要嵌入到AIGC,要使它能夠支持AIGC大模型,基礎設施我們更多地能夠支持AI計算的需要。我們跟英特爾、AMD這些公司關系很好,但是實際上我們跟英偉達的關系同樣也很好,我們大概是英偉達頭幾位的客戶。過去幾年在游戲、電腦、工作站、高性能計算領域,現在在AI計算領域,實際上我們很早就開始和他們進行合作。解決方案方面,我們針對各行各業,過去做的還繼續做,但現在AIGC會是一個新的模塊,我們利用它來幫助行業、企業提升他們的效率。
關鍵詞:
相關文章
測繪股份(300826.SZ):目前已在蘇州、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廈門、武漢和成都以及合肥等主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格隆匯8月21日丨有投資者向測繪股份(300826 SZ)提問:請問公司在省外的
精彩推送
測繪股份(300826.SZ):目前已在蘇州、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廈門、武漢和成都以及合肥等主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格隆匯8月21日丨有投資者向測繪股份(300826 SZ)提問:請問公司在省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