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起案件一次性調解成功
(資料圖片)
近日,永城市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特邀調解員張洲爽、杜單單,經過多次釋法說理、組織協調,8起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最終均以被告履行義務、原告撤回起訴結案,切實將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在訴前。
2018年,8起案件的原告均與被告永城某酒店有限公司簽訂《委托管理經營合同》,將其所有的公寓出租給被告用于經營酒店。后受疫情影響,酒店資金困難,拖欠8名租金共計53742.1元。8名原告多次催要未果,無奈訴至法院,要求被告付清拖欠的租金并支付滯納金。
今年7月,永城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了這8起案件,經繁簡分流轉至訴前調解階段。調解員張洲爽、杜單單接到案件后,第一時間聯系雙方當事人,傾聽雙方訴求,詳細記錄案件的每一個細節,在了解到雙方都還有繼續履行合同的意愿后,為避免矛盾激化,決定一方面從8名原告入手,先逐一突破,再利用群體思維全面解決;另一方面對被告釋法說理,強調拖欠租金行為的后果及商者誠信的重要性,督促被告盡快履行給付義務。
然而,找到一個讓雙方滿意的調解方案并不容易。張洲爽、杜單單與當事人們反復交流溝通,多次組織雙方座談,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在認清事實的基礎上理解對方的難處。雙方當事人都被兩名調解員耐心敬業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的釋法說理打動,最終達成調解:8名原告自愿放棄滯納金,被告付清拖欠的租金并贈送8名原告共價值5000元的酒店房券作為補償,另支付每名原告200元律師費。
這一調解方案不僅維護了原告們的利益,也為被告減輕了現金支出的壓力,雙方均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握手言和的同時均對兩名調解員的工作表示感謝和肯定。
據了解,永城市人民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像張洲爽、杜單單這樣的調解員還有很多,他們熱心接待每一位當事人,耐心傾聽群眾“倒苦水”,在準確把握法律法規的同時,靈活運用以案釋法、現身說法等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設身處地地把事厘清、把理講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構建集約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共享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立足于審判實際和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