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崢嶸歲月,講述戰場烽火!普陀的他們用鏡頭記錄下那些英雄老兵
今年“八一”建軍節,家住普陀、榮立二等功的退役老兵王克章收到了節日慰問,以及一份特殊的禮物——三張個人精修肖像照。
【資料圖】
為退役老兵送上節日慰問和照片
據了解,今年“八一”前后,普陀區共有14名退役老兵,與王老一樣收到了這份特殊的禮物。這份禮物的“制作者”是普陀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精心策劃、找尋,并采訪、拍攝了這些退役老兵,在留住影像的同時,也再次將那些崢嶸歲月中的戰場烽火展現在大家面前。
“留住”他們 不忘歷史
他們,曾是風華正茂的年輕戰士,為祖國浴血奮戰在各個戰場之上;如今,他們有的依舊是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有的已是步履蹣跚,白發婆娑的老人,但他們經歷過的那段歷史,鑄就的英雄事跡值得傳承發揚。“這些英雄楷模,散布在普陀的各個街道鎮,他們是普陀的‘寶藏’,需要我們挖掘并更多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普陀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李明表示,考慮到線下活動的局限性,以及這些退役老兵的實際情況,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想到了用圖像和視頻,去記錄并留存他們的影像資料和珍貴故事。
采訪退役老兵
普陀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全區范圍開展了調研走訪,分十余批次,奔赴普陀各街鎮、居村基層一線,查閱檔案資料,深度挖掘功臣模范們光榮的歷史。截至目前,普陀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經過為期半年的摸排,已尋找到了63位退役老兵。
定格瞬間 留存永恒
“你們要把我的勛章拍得閃閃發亮,這枚勛章是屬于我和我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的。”年近80的老戰士許福濤,在1964年至1969年服役,榮立過戰時三等功。每當身邊的人問起他,當年的戰場經歷,他總會想起那些永遠留在戰場上的戰友。“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參加過那場戰爭,幸運活下的人。”許老眼光望向遠方,含著淚花,巍顫顫地說。
許老的參軍照(左)和肖像照(右)
老人慢慢陷入回憶,緩慢地訴說著那些戰火硝煙中的過往。“那個時候上戰場,就是一心想著怎么消滅敵人,因為我們是為了中國人民,代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會顧到自己的安危,打仗就得去拼命。”鏡頭里,老人哽咽著看著胸口的勛章。
“這是我跟老伴第一次拍合照,謝謝你們啊。”退役老兵胡德慶在1975年至1979年服役,曾榮立戰時三等功,他的愛人悄悄地告訴工作人員,“他一直不愿意拍照的,在部隊救火時臉上被嚴重燒傷,留了很大一塊疤,以至于結婚照我們都沒拍,這次借這個機會,我們能拍一張合照了!”老班長看著身旁妻子,眼睛有些酸澀,“那些犧牲在火場上的戰友,他們再也無法和家人合影了。”
胡德慶和妻子的合照
聽著這些退役老兵,對著鏡頭講述起那段往事和軍功章背后的故事。參與拍攝、采訪任務的工作人員都為他們動容。“我們聽他們講著講著,自己的腦海里也像放電影一樣,出現了當時的畫面。看著這些親歷者在我們面前,我們也肅然起敬。”中心副主任金匡耘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疫情之后,有的退役老兵不幸離世,也帶走了那段歷史,因此,這個項目的推進迫在眉睫,“我們希望用鏡頭留住更多的老兵記憶。”
學習榜樣 傳承精神
在普陀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大廳的墻上,那些榮獲二等功(戰時三等功)以上退役軍人的照片一一登上榮譽墻,發揮先進退役軍人典型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引領全區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我們還指導各街道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做好這些退役老兵的宣傳工作。”
榮譽墻
今年“八一”節前夕,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上門走訪慰問這些退役老兵,為他們送去八一慰問、定型照和全家福照片。不少退役老兵看到照片,都激動不已。“我們將把視頻資料剪輯成片,未來在各街道鎮的退役軍人服務站點進行播放,讓這些退役老兵的英勇事跡廣為流傳,成為這個時代英雄的典范。”李明表示,中心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指導下,將持續加強英模人物、先進典型等的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先進退役軍人典型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引領全區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激勵年輕一代向老一輩學習,賡續紅色血脈,為普陀區加快建設“創新發展活力區 美好生活品質區”、打造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高地貢獻力量。
記者:易雯
編輯:尉瀾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中際旭創(300308.SZ):君歌電子目前已取得比亞迪、上汽、廣汽、長安、長城、東風等國內知名汽車廠的一級供應商資質并實現量產供貨
格隆匯8月13日丨有投資者向中際旭創(300308 SZ)提問,“請問貴司收購的
是否有計劃收購或合資開發南美鋰礦資源?天齊鋰業(002466.SZ):目前沒有這方面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格隆匯8月13日丨有投資者向天齊鋰業(002466 SZ)提問,“公司在有沒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