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于民|“人車共舞”,行人如何不再“步步驚心”?
金點子:
【資料圖】
莊行鎮浦衛公路(平莊西路至南莊路路段)東側住有許多人家,還開辦了不少企業。但出入浦衛公路主線僅有一條非機動車和行人混用的道路,而各種機動車輛也只能占用這條唯一的通道來來往往。于是,人流車流常常夾纏在一起,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希望相關部門能對浦衛公路東側的這條道路實施改造,通過因地制宜拓寬和劃分,實現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的“各行其道”,最大程度保障市民和車輛的出行安全。
建議人 沈老伯
微調查:
奉賢區莊行鎮長堤村的沈老伯每天都要從浦衛公路(平莊西路至南莊路路段)東側的這條通道上經過。路上人車混行,大卡車時常擦肩而過,一想到曾有人在這里遭遇過交通事故,每一次沈老伯走在路上都是“一步三回頭”,一聽到車子駛來的隆隆聲響,心都“揪成了一團”。今年4月,他想到村委會挨家挨戶發放的“民意卡”,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掃描二維碼,向莊行鎮“信訪外賣e見答”提出了改造道路的建議。
記者了解到,該路段的東西兩側各有不少民宅和企業(西側民宅 45 戶、東側民宅 51 戶、企業 9 家),從西側的通道駛入浦衛公路需連續變道,且距離浦衛公路、平莊公路路口較近,前期已增設標志、標線,改造成可供機非通行的輔道。而東側的道路還沒有改造,社會車輛、工廠車輛只能借非機動車和人行通道駛入浦衛公路,同時路邊長期停放著多輛“僵尸車”,更是大大擠占了僅6米寬的路幅,對于本就“險象環生”的路況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由于浦衛公路屬區級道路,因此輔路改造需要區交通委、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等多部門聯動,如何協調各方將群眾的所需所盼化為“施工圖”“實景畫”,成為了擺在莊行鎮面前的一道“迫在眉睫”的課題。
金果子:
沈老伯的建議經“信訪外賣e見答”數字化平臺“接單”后,莊行鎮信訪辦立即開展“外賣式”上門服務,在走家串戶了解群眾訴求、聽取群眾意見后,立即會同鎮城建中心、莊行派出所、長堤村村委會召開現場會,實地研討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區、鎮、村的三級聯動,莊行鎮又與奉賢區信訪辦、區交通委、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等溝通協商。在相關多方再次實地勘查后,區信訪辦牽頭多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將東側非機動車道劃分為寬3.5米的機動車輔道及寬2.5米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并設置相應的交通標識,既方便機動車輛進出廠房,又從根子上避免了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的情況。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屬地派出所集中清理“僵尸車”,或通知車主到場處置,或拖至指定地點暫管。目前,道路改造已全部完成,如今篤篤定定、安安心心地走在路上,沈老伯們是連聲點贊:“有速度有溫度!”
從2019年到2023年,莊行鎮的“外賣式”信訪服務已走過四年。除了向群眾發放印有二維碼的“民意卡”,還在100多處群眾日常生活中高頻次出入的場所設立了“信訪外賣e見答”掃碼點。通過“掃碼下單、接單派單、上門服務、群眾評價”等一系列像“點外賣”一樣方便的高效處置流程,真正實現讓群眾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
新民晚報記者 王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