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5克即可致命!多地緊急提醒
近日,多地疾控、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緊急提醒,肉毒毒素中毒0.00000005克即可致命,如果發現可疑相關癥狀,不可拖延時間,應立即就醫。
日前,廣東省疾控中心緊急提醒,家庭自制發酵食品和腌制食品,往往是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元兇”。
僅今年7月
(資料圖)
廣東省就發生了兩起
疑似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這類食物易引起肉毒毒素中毒
近年來,自制發酵的食品越來越受大眾喜愛,“純天然、零添加”的同時,還富有動手的樂趣。網上還有很多自制的私房菜保姆級教程。
請注意!
這類自制發酵食品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
據光明網報道,2022年7月3日,廣東東莞的小花(化名)因為吃了自家腌制的泡菜,和媽媽同時出現惡心嘔吐、四肢乏力、胸悶氣促的癥狀,被送入當地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
7月7日,經當地疾控中心檢驗,她們的嘔吐物及自制泡菜壇中檢出“肉毒桿菌”。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陳運超介紹,肉毒毒素是由厭氧的肉毒梭狀桿菌所產生的外毒素,是目前最劇烈的神經毒素。肉毒素中毒病死率可達35%,少量肉毒毒素即可致死。
據了解,這次檢出肉毒桿菌的泡菜壇已使用長達6年,家人定期向壇中添加蔬菜(豆角、葉菜、辣椒、蘿卜等)、食鹽然后密封浸泡。壇子里的“酸湯”從不更換,泡發的酸菜直接食用。
經抗感染、調整腸內營養、結合針灸、肢體被動運動等康復理療,母女倆于7月27日轉出ICU。
肉毒梭菌的肉毒毒素
到底有多毒?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狀桿菌在厭氧環境下產生的毒素,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000倍,50納克肉毒毒素可致命,肉毒梭菌及其毒素進入人體的途徑包含了三種:
食源性,也就是通過食物
通過傷口或者呼吸道
醫源性,比如美容整形中過量使用肉毒毒素
其中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物包括:
1、既往調查發現,家庭自制發酵食品和腌制食品,往往是引起中毒的“元兇”:如腌肉、臘肉、泡菜、豆豉、豆瓣醬、腐乳、臭豆腐。
2、不新鮮的魚、豬肉、豬肝、制作不良的罐頭食品、瓶裝食品和冷藏食品。
3、對于小寶寶而言,蜂蜜也是肉毒毒素中毒的危險因素。
這是因為,蜜蜂在采集花粉釀蜜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把被肉毒梭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導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及其芽孢。一歲以內寶寶的腸道屏障功能發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肉毒梭菌的繁殖,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不要給他們喂食蜂蜜。
有可疑癥狀,立即就醫
肉毒毒素毒性非常強
一旦懷疑發生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立即到醫院就診
那么肉毒梭菌中毒的癥狀有哪些?
肉毒梭菌中毒與一般食物中毒不同,它的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等并不明顯,而是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初期主要表現為頭暈、頸部無力、抬頭困難等,繼之四肢麻木、舌頭發硬;隨即出現各種肌群麻痹,眼瞼下垂、視物模糊、閉眼無力、睜眼困難。
中毒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張嘴、咀嚼、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楚、聲音嘶啞或者失聲、咽干,感覺咽喉部發緊、流口水。甚至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肢體癱瘓,但患者意識始終都清楚。
最終可因呼吸肌麻痹造成呼吸衰竭,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高達30%以上。所以一旦懷疑發生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請立即到醫院就診。
牢記三點,預防“中招”
1.不購買來歷不明的食物
不購買來歷不明或者小作坊生產的發酵、腌制、罐頭食品。不食用過期或變質罐頭。若罐頭兩端有膨隆現象,或內容物色香味改變,應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能再食用。
2.不建議盲目自制食品
[gf]2022[/gf]不建議盲目自制發酵、腌制、罐頭食品。
[gf]2022[/gf]確需自制的,要注意環境和容器的衛生,原料要徹底蒸煮或處理干凈。可預先將需要用到的容器置于沸水中,并持續煮沸10-20分鐘。
[gf]2022[/gf]不食用已經腐敗變質的發酵食品和腌制食品。
3.肉類食品要煮熟
禽畜肉類食品的烹調建議要煮熟煮透,烹飪時最好使用食品溫度計測一測,中心溫度應不低于70℃,未達到充分加熱的食品千萬不要食用。室溫放置的熟肉制品再次食用,應充分加熱。冷凍熟食品應徹底解凍后經充分加熱才能食用。
網友評論:
來源:潮新聞·錢江晚報綜合自 警鐘、云南市場監管、廣東疾控、廣州日報、光明網、網友評論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