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父女上山開課教古琴,公益課堂圓了孩子們的音樂夢
(相關資料圖)
“同學們,大家跟我一起唱do、re、mi、fa、sol……8月15日,在陜西省漢中市秦巴腹地云霧山上的黑灘子村村委會上的教室里,一名面帶稚嫩的女孩兒正在帶著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學著樂理知識,看到此場景,窗外的李剛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李剛是西安局集團公司漢中工務段石泉橋隧車間的一名安全員,2021年5月,李剛作為段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干部來到黑灘子村,擁有古琴高級教師資質且熱心公益的他想以自己的音樂特長為文化振興做點實事,就這樣,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他們在村上開設了古琴國學公益班,陪著村上的孩子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有意義的暑假。而剛剛,正在教孩子們學習樂理知識的正是李剛的女兒李詩萱。
李詩萱是一名大學生,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對古琴耳濡目染,對音樂有著強烈的興趣愛好,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練習古琴,也通過自身努力,順利考取了從初級、中級再到高級的古琴教師資格證。2021年高考畢業后,她并沒有選擇音樂院校,而是和父親一樣選擇了鐵路?!拔业臓敔?、父親都是鐵路人,從小爺爺就經常說,是鐵路養活了我們全家三代十多口人,我對鐵路有著不一樣的情感?!崩钤娸嬲f。
她和父親一樣都是漢中市愛心義工協會的一名義工,5歲起就跟著父親李剛到協會參加社會性公益活動,正因如此,今年暑假,她萌生了一個念頭:跟著父親一起上山教古琴!
古琴國學公益班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以往,都是李剛一個人既教古琴又教國學,同時又要兼顧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其他事務,每天都是“忙并快樂著”。今年女兒的加入,也讓李剛多了一份文化振興的底氣。
“‘師資’力量大了,咱的課程也得豐富起來?!本瓦@樣,他和女兒一起商量排著暑期課程表,除了以往的古琴、國學外,將他和女兒分別拿手的書法和聲樂也納入了課程,就這樣,上午學習聲樂、古琴,下午學習書法、國學,暑期孩子們的文化夢正式開始了。
一片文化貧瘠之地、一所簡單的教室、一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學生……一切都在漸漸發生著變化,教室里,孩子們的天性正在被解放、心智被啟迪,李剛“種”文化的舉措無疑是“扶智”“扶志”最好的例證。
“吃飽穿暖絕不是我們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老百姓精神生活再上一個層次,社會文明才能再上一個臺階。文化振興對山區娃的滴滴澆灌、絲絲浸潤能讓山里的娃與大城市的孩子擁有一樣寬廣的視野,也希望中華傳統文化能在他們心里留下一顆種子,生根發芽。”李剛說。通訊員 聶博文 王智
關鍵詞: